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坚持"三早"原则1.早准备春季鱼类养殖生产工作应尽早准备,主要有生态环境的营造,配电线路、机电设备、生产用具的检修以及苗种、肥料、饲料、药品的供应等。2.早放养鱼种放养应尽量提早,一般选择在春节前后投放鱼种较为适宜。因为此时水温较低,鱼种鳞片紧密,活动力较弱,在捕捞、运输和放养操作过程中,鱼体不易受伤。  相似文献   
2.
从选择池塘条件,清塘消毒,投施肥料,鱼种放养,投喂管理,水质管理及鱼病防治等方面综合介绍了鲫鱼高密度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3.
唐玉华  郭兆俊 《水产养殖》2011,32(12):17-18
池塘鱼鳖混养具有投入少,见效快,饲料利用率高,养殖成本低,综合效益高等优点,且方法简单,操作管理方便,渔(农)民一学就会,一用就灵。是一条推动渔业产业增效,渔(农)民增收的好路子。  相似文献   
4.
冬季来临,气温、水温降低,池塘中的鱼类大部分都进入了冬眠期。苗种和亲鱼要并塘越冬,成鱼起捕工作也将全面展开。养殖户还应对空闲鱼塘进行修整并及时补放鱼种,为下一个养殖周期生产做好准备工作。冬春季节鱼塘管理工作开展得好与  相似文献   
5.
培育鱼苗成活率不高的根本原因是在鱼苗生产中的某个环节未能满足鱼苗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条件,造成了鱼苗大量死亡。我地多是采取肥水下塘与投饵相结合的方法培育鱼苗,一般经过20~25天的培育,鱼苗规格可达3厘米,成活率80%左右。其技术要点是:1彻底清塘培肥水质鱼苗培育池要求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池形规则,淤泥少,池底平坦。放养前彻底清塘消毒和施肥进行饵料生物培养。使用生石灰清塘消毒,一般水深10~15厘米每667米2使用生石灰75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鱼苗培育池清塘后注水要用栏网,放鱼前要用密眼网(夏花网)拉空网,以防敌害生物进入。…  相似文献   
6.
<正>在养殖池塘中使用生物制剂,能分解池中有机污染,优化水质和底质,抑制病原菌,增强免疫力,降低发病率,提高产量、品质和效益,对发展健康养殖、生态养殖,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用于水产养殖上的生物制剂按用途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内服的饲料生物添加剂,如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另一类是改良水质的生物调控剂,如光合细菌、EM菌、硝化细菌  相似文献   
7.
一、坚持"三早"原则1.早准备春季鱼类养殖生产工作应尽早准备,主要有生态环境的营造,配电线路、机电设备、生产用具的检修以及苗种、肥料、饲料、药品的供应等。2.早放养鱼种放养应尽量提早,一般选择在春节前后投放鱼种较为适宜。因为此时水温较低,鱼种鳞片紧密,活动力较弱,在捕捞、运输和  相似文献   
8.
春天气温升高,随着池水温度的逐步回升和亲虾出洞摄食后营养的增加,仔虾已开始散落到池中自由生活,池塘水体中养殖密度也迅速增大。因此,在春季小龙虾苗种培育过程中应加强管理,确保全年小龙虾养殖有一个良好的开局。  相似文献   
9.
2003年我们进行了湖泊无公害网围鱼鳖混养技术试验,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将此技术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1.自然概况试验地点位于金湖县境内的高邮湖。该处水深在1 ̄3米,水底较平坦,淤泥少,水面开阔,水流平缓;远离航道,环境安静,附近无工业污染;正常情况下水质清澈  相似文献   
10.
鳜鱼又名桂花鱼,是闻名遐迩的淡水珍贵鱼类。近年来,随着高密度的集约化养殖和过度投饵等养殖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多种较严重疾病及惨重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来对该鱼常见病的调查研究及其防治经验作如下综合分析,以供研讨。1暴发型出血性流行病症状主要表现为鳃盖及各鳍条、体侧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点,鳃瓣内充满血块和血粘液物。肝脏和胆囊肿大,肝表层深黄色或浅白色。肝组织切片表明,肝细胞出现自溶,胞核萎缩、坏死及严重充血。此病蔓延甚快,在水温25~30℃条件下,急性暴发型的病鱼3~4天死亡;亚急性型7~8天死亡。严重的病鱼池死亡率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