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将体质量(10±2)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饲养在φ=15 cm、h=24 cm盒中,内添加(510±1)g池塘底泥。按清塘的常规剂量,盒中分别添加清塘威(30%茶皂素+0.5%烟碱+增效剂,A组)、清塘净(氰戊菊酯20 g/mL,B组)和甲氰菊酯(20%甲氰菊酯,C组)各组分别1.5 mL,再加水稀释至1 500 mL。浸泡1周倒去残液,再在每个饲养盒中加入1 500 m L曝气自来水(模拟清塘消毒)。22℃~25℃时每个饲养盒中投放1只蟹种,每组12个饲养盒。每天根据河蟹实际残饵情况投喂饵料,每周换水一次,观察河蟹的生长,50 d后统计存活数(N)及增重(WT)。在野外用三种清塘剂清塘后,定期补水以使水位保持在1.0~1.5 m下饲养河蟹50 d后,在500 mL广口瓶中加水封闭,记录个体死亡所经历时间和河蟹的窒息临界点。将A、B、C组的三种清塘剂100 g底泥放置于水迷宫(长100 cm、宽10 cm)的两端选择区的一端,另一端为D组100 g底泥,清塘剂处理的底泥分为早期(试验初期新配)和后期(50 d饲养后)的底泥,每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