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9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随着浙江海涂对虾养殖的快速发展,集约化程度提高,水产养殖朝着高密度、高产量方向发展.但在高强度养殖的同时,带来了养殖生态环境不良,水质下降,池塘中残饵和排泄物大量沉积等一系列问题,由此造成池塘水质和底质的恶化,导致养虾各种病毒和细菌频发,进而制约着水产业的健康发展.能让池塘底部沉积的有机废物有效地防控或充分利用,以改善生态养殖环境,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双底双高"生态养殖技术正是有助于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浙江省上虞市科技示范户楼永兴是一位有名的水产养殖能手。他从事特种水产近20年,2001年率先引进南美白对虾养殖,由于他肯钻研、能吃苦,不断从《科学养鱼》中学到知识,每年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随  相似文献   
3.
4.
陆仲年 《科学养鱼》2005,(10):47-47
上虞市舜土特种水产养殖场是一家较早的规模型养鳖场,年产商品鳖5.2吨,该场在生态养鳖生产中进行了数十年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2003年开始连续两年采用套养南美自对虾、鳜鱼以及夏花鱼种试验模式,总产2965千克,亩利1.7万元,发挥了鳖塘立体混养的互补和生物链的作用,有效地减少了7~9月问的投饲量,降低饲料成本30%,从而达到降本、增效提质的目的,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广大科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不断探索健康养殖的新模式新技术,以求达到高产高效目的。上虞市南美白对虾普遍采用单茬养殖方式,放苗时间一般在5月中下旬,起捕时间8~9月份,上市时间相对比较集中,市场价格低迷,利润薄。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地处杭州湾沿岸养殖垦区连片南美白对虾基地,红体病的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因红体病暴发性流行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严重,该病也是江浙地区对虾养殖危害最大。其发病区域广、病情急、死亡率高的一种红体综合征。现将红体病流行趋势、致病因子及生态防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位于杭州湾河口南岸的上虞市江滨农场,10年前曾是一片盐碱沙地,如今建成2.8万亩南美白对虾生产商品基地,成为该市农业中的支柱产业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涌现出不少远近闻名的养虾致富的带头人,楼永兴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从2000年承包175亩盐碱土地,从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依靠科技养鱼的经营理念,善于在生产实践中总结经验,从科技书籍中获得新知识,不断探索和借鉴南方养虾的成功经验,并从高位池养虾和温室养鱼中得到启发,2005年采用池塘“双底”养殖技术,取得了近5年来从未有过的高产效益,并被绍兴市评为“十佳”渔业效益户。楼永兴净…  相似文献   
8.
2002年开始,我们在滩涂进行了大规格河蟹养殖试验,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池塘北面靠河,南临公路,2001年冬季挖塘,开发池塘3只,面积分别为1#塘5亩、2#塘33亩、3#塘35亩。池塘走向东西长、南北窄,坡比1∶2郾7。满池平均水位1郾5米以上,排灌配套,水源方便,2002  相似文献   
9.
陆仲年 《科学养鱼》2007,(12):51-51
一、病原暴发性出血病,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两种病原菌感染引起,这类病原中许多是条件致病菌,主要与下述四方面原冈有关。①池塘放养密度过高;②长期喂料单一造成营养失衡;③频繁用药,造成药害污染;④老塘淤泥过厚,氨氮以及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增多,使鱼类长期处于低溶氧的不良水体环境中,鱼体抗病能力下降,病菌乘虚而入,从而导致暴发性出血病流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