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1篇
水产渔业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2018年12月18日全国水产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暗纹东方鲀"中洋1号"成为国家级新品种,2018年全国共认定新品种14个,暗纹东方鲀"中洋1号"是江苏省唯一通过的新品种。一、育种背景暗纹东方鲀是江海洄游鱼类,每年10月温度下降到18℃左右时在长江中下游自然温度条件下  相似文献   
2.
蜕壳是甲壳动物重要的生物学现象,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生长发育和断肢再生都是通过蜕壳完成的。为了解中华绒螯蟹蜕壳生长的调控机制,本研究对不同蜕壳阶段的蜕皮激素(ecdysteroid hormone,EH)含量、蜕皮激素受体基因(ecdysone receptor,EcR)与蜕皮抑制激素基因(moltinhibiting hormone,MIH)的表达量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EH含量在蜕壳周期内呈规律地波动性变化,当其含量达到约12 U/mL且持续上升时,中华绒螯蟹将启动蜕壳;EH含量与EcR的表达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与MIH的表达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在蜕壳前期,EH的含量和EcR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蜕壳后期和间期(P0.05),随着蜕壳的进行,EH含量和EcR表达量逐步降低,蜕壳后期显著低于蜕壳前期(P0.05),到蜕壳间期最低,显著低于其他时期(P0.05);而MIH在不同蜕壳阶段的表达模式正好与两者相反。通过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分析表明,蜕壳前期和间期的EH含量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不同蜕壳阶段的EcR表达量与体重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蜕壳间期的表达量还与壳长、壳宽呈显著正相关(P0.05);MIH在脱壳前期和脱壳间期的表达量与体重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且蜕壳间期的表达量与壳长、壳宽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本结果为中华绒螯蟹蜕壳生长的分子机制及其蜕壳后增重差异的分子与生理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