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7篇
  1998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用PCR快速检测对虾白斑病病毒D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CR技术快速检测对虾白斑病病毒。引物146F1和146R1用于扩增病毒DNA中1447bp的片断,引物146F2和146R2用于扩增1447bp片断中长941bp的一段。经200多个样品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可靠地检测到患病对虾体内的白斑病毒DNA。文中同时讨论了近年来白斑病流行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2.
以苯乙烯为单体,合成带有功能基的羧化聚苯乙烯微球作载体,通过化学交联剂碳化二亚胺反应把纯化的抗体联接到微球载体上,制备成新城疫免疫微球诊断血清。对41例人工发病鸡的检测,40/41被检出,符合率为97.5%,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且方法简单易行、怏速准确,适用于现场检疫。  相似文献   
3.
从患“红脖子病”甲鱼体分离到虹彩病毒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从深圳某甲鱼场患“红脖子病”的甲鱼体内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于15~30℃能在CO、FHM、CK、GCK等细胞中增殖,其中在CO细胞中的滴度最高。最适复制温度为25~30℃,此时2dCPE可在90%以上。在感染病毒的CO细胞单层上覆盖琼脂后2~3d能形成直径1~1.5mm的空斑。病毒对氯仿、pH3、pH9敏感,DNA抑制剂(IUDR)能抑制其复制过程,提示该病毒为有囊膜的DNA病毒。病毒提纯后经负染电镜观察,可见到大量直径120~160nm的有囊膜的球形颗粒,放大后呈多面体。在感染病毒的细胞切片中,可见到六角形的病毒颗粒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内,并可见到病毒从细胞膜获得囊膜。以上结果提示该病毒属虹彩病毒科,建议命名为甲鱼虹彩病毒(STIV)。人工感染试验显示,该病毒对甲鱼有中等毒力,与传染性胰坏死症病毒(IPNV)、草鱼出血病病毒(GCRV)、大马哈鱼呼肠孤病毒(CSV)在血清学上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不久以前,我们对广东省某大型鸡场进口雏鸡实施检疫过程中,发现该场正流行一种以外周神经症状和内脏肿瘤病变为主的疫病,某些受害严重的鸡群,感染率高达92.5%,死亡率高达38%,使生产遭受严重损失.我们对该病作了各方面的综合研究,确诊为马立克氏病.现将情况报道如下.流行情况该场是目前广东省内最大规模的集约化鸡场.品种以进口澳洲"狄高公  相似文献   
5.
用PCR快速地虾白斑病病毒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PCR技术快速检测对虾白斑病病毒。引物146F1和146R1用于扩增病毒DNA中1447bp的片断,引物146F2和146R2用于扩增1447bp片断中长941bp的一段。经200多个样品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可靠地检测到患病对虾体内的白斑病毒DNA。文中同时讨论了近年来白斑病流行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6.
1997年7月中旬,深圳市宝安区某甲鱼养殖场养殖的几万只中华鳖有发病死亡现象,每天死亡稚鳖几十只以上,并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经诊断为气单胞菌引起的白点痛。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该病进行药物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发病期间气候持续高温,养殖池水温偏高,中午超过33℃。他水透明度较低。稚鳖及成鳖均有发病。发病初期整池甲鱼摄食量明显下降,频频爬上食台晒背,反应迟钝,偶见死鳖粘于食台上。发病严重时鳖症状明显,死鳖数量逐日增多。检查濒死的病鳖,发现体色暗淡,腹面有分散的白色斑点状…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家总所的要求,从1988年9月15日起,我所以检验科鱼病室为主,组织属下口岸所的鱼病检疫人员共10人成立虾病调查组,对深圳口岸虾病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初报如下。 调查前,所鱼病室对调查人员进行了培训。学习虾的分类知识,了解本口岸出口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