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头足类的养殖主要依赖于天然饵料, 目前无人工配合饲料可用, 这一问题成为其发展大规模养殖的制约因素, 研究中华蛸(Octopus sinensis)的糖代谢模式可为其配合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添加比例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克隆了中华蛸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 phosphate isomerase, GPI)、磷酸甘油酸激酶(phosphoglycerate kinase, PGK) 和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PK) 3 个糖代谢酶的相关基因, 并对其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 中华蛸 OsGPI 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1725 bp, 编码 574 个氨基酸; OsPGK 的 ORF1248 bp, 编码 415 个氨基酸, OsPK 的 ORF1683 bp, 编码 560 个氨基酸。qRT-PCR 结果显示, 这 3 个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 但在脑、 消化腺和后唾液腺中的表达水平最高。3 个基因在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皆有表达, 总体趋势是初孵幼体的表达量高于多细胞期。在幼体饥饿胁迫过程中, 随着饥饿时间的推移, 3 个基因在饥饿 2 d 后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紧接着在饥饿 3 d 和 4 d 后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最后在饥饿 5 d 后的表达水平开始回落并降低。在投喂配合饲料(compound feeds)、锐齿蟳(Charybdis acuta)和沙丁鱼(Sardina pilchardus)的实验中, 与投喂 0 d 相比, 配合饲料组和沙丁鱼组在投喂 21 d 后, OsGPIOsPGKOsPK 在中华蛸消化腺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在投喂 42 d 后, OsGPIOsPGKOsPK 的表达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锐齿蟳组在投喂 21 d 和 42 d 后, OsGPIOsPGKOsPK 的表达量相较投喂 0 d 时的均显著升高。OsGPIOsPGKOsPK 在胚胎发育、饥饿和不同饲料投喂过程中的表达模式说明其参与了中华蛸糖代谢过程的调节, 本研究可为中华蛸饲料的选择和配合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添加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植物返祖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返祖与突变的区别,依据返祖现象发生的器官,总结了植物中出现的5种返祖类型,并对返祖现象发生的条件及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返祖现象发生时的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美丽豹子花(Nomocharis basilissa)、多斑豹子花(Nomocharis meleagrina)、开瓣豹子花(Nomocharis aperta)3个不同野生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基质(草煤土、珍珠岩、锯末、草煤土∶腐殖质土∶珍珠岩=1∶1∶1)和同一基质(草煤土∶腐殖质土∶珍珠岩=1∶1∶1)不同物种下豹子花属植物鳞片扦插繁殖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基质配比及物种间差异对豹子花属植物扦插繁殖有显著影响;扦插基质结构的保水、保肥性决定了豹子花鳞片的萌发、小籽球的生根率及健壮程度;其中以草煤土及草煤土∶腐殖质土∶珍珠岩=1∶1∶1混合基质最优;不同基质中籽球平均直径主要依赖于母体鳞片大小,无显著差异;相同基质下,出芽时间开瓣豹子花最短、多斑豹子花居中、美丽豹子花所需的时间最长;开瓣豹子花平均繁殖系数相对较高,而平均繁殖系数与籽球直径存在一定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东江支流淡水河流域(惠阳段)防洪排涝工程的成本及社会效益等进行详细的分析计算,对工程进行了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分析,得出综合评价结论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盆栽牡丹叶片营养和基质速效养分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择10年生牡丹品种洛阳红,分析了基质盆栽牡丹叶片养分与基质速效养分含量之间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时期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叶片中含磷量与含钾量总体上都呈下降趋势,基质中的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开始呈下降趋势,但到一定阶段后出现上升,花芽分化期之后又下降;开花期、花芽分化期基质速效磷含量与落叶期叶片含磷量呈显著负相关,开花期基质速效钾含量与花芽分化期叶片含钾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他时期不显著,因此,应在花前期施磷肥,开花期追施钾肥。  相似文献   
6.
对2025杨及芽变品种中红杨、全红杨的叶片解剖结构通过电子显微镜扫描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3种杨树叶片由上、下表皮细胞、叶肉和叶脉四部分组成,在结构组成上差异较小,栅海比、CTR及SR比较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