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7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通过对福清市两个养鳗场的水源和鳗池水的pH值、总碱度、盐度、化学耗氧量、亚硝态氮、铵(氨)氮等理化因子的周年检测和分析,探讨水质与鳗鲡发病的关系及水质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水口水库养殖库湾季节性低溶解氧成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水口水库雄江、湾口、樟湖等库湾养殖水体特点的监测分析,总结了水口水库养殖库湾水体发生低溶解氧的规律,并对低溶氧的产生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本文认为低溶解氧产生的主要原因为:1.养殖库湾水体不分层;2.夏季水温高;3.泄洪引起的还原性物质耗氧是低溶氧死鱼事件的诱因。  相似文献   
3.
渔业水域环境的好坏对鱼类的生长、栖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渔业生产赖以发展的基础。随着福建省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未经处理就排放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日益增多。污水的过量排放,一旦超过水域自净能力,将对渔业水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本文对福建省淡水水域渔业生态环境进行了监测,旨在及时掌握福建省水库、河流等渔业环境质量变化和生物质量状况,为渔业生产、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2005年对福建省淡水主要渔业水域环境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1、2005年全省主要淡水渔业水域水质达标率为87.7%,与前两年相比,呈下降趋势;2、沉积物指标中硫化物含量均达标,有机质含量超标率则为85.7%;3、生物质量指标中,镉、砷、汞、DDT、多氯联苯的含量均未超标,部分站位的铅和铜则均超标。  相似文献   
5.
非离子态氨及亚硝酸盐对欧洲鳗鲡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7年6~8月,通过人工控制NH3-N及NO2--N的浓度,对欧洲鳗鲡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的结果表明:非离子态氨对欧洲鳗鲡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26、3.27、2.19mg/L,安全浓度为0.219mg/L;亚硝酸盐对欧洲鳗鲡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00.0、84.1、26.6mg/L,安全浓度为2.66mg/L。  相似文献   
6.
2002~2003年对水口闽清库区、永定棉花滩水库、泰宁大金湖等渔业生态环境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福建省淡水渔业水域大部分水质良好,只有九龙江流域龙岩段的水质处于污染状态,主要污染项目是总磷、亚硝酸盐和非离子氨;沉积物有机质超标,生物体内铅含量超标。  相似文献   
7.
欧洲鳗鲡对水中亚硝酸盐浓度耐受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欧洲鳗鲡亚硝酸盐急性毒性试验的结果表明,在水温28.0-28.5℃,pH6.8-7.3时,欧洲鳗鲡对水中亚硝酸盐浓度的耐受性为,24小时的LC50为100.0mg/L,48小时的LC50为84.1mg/L,96小时的LC50为26.6mg/L,而且LC50值随试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SC为2.66mg/L。  相似文献   
8.
欧洲鳗鲡对水中亚硝酸盐浓度耐受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硝酸盐是一种溶于水的盐类,是一种对水生生物有毒的物质,它是蛋白质被分解后的产物。除了外源因素,亚硝酸盐的来源有:(1)氨(由处于平衡的非离子态氨NH3和离子铵NH4^ 组成)通过亚硝酸单胞菌的硝化作用,被氧化为亚硝酸盐;(2)硝酸盐还原及浮游植物的代谢活动也产生亚硝酸盐。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对鱼类产生毒性,导致鱼类的食量下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