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水产渔业   7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长江口水域氮、磷的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6~1997年对长江口水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其水体中氮、磷的含量为:硝酸盐,未检出~1.61mg/L;亚硝酸盐,未检出~0.035mg/L;氨氮,未检出~0.267mg/L;磷酸盐,未检出~0.081mg/L。氮、磷的平面分布由河口内向外呈逐渐降低趋势。该水域氮、磷含量历年来有升高趋势,1997年硝酸盐最高含量比1963年最高值高7.2倍;磷酸盐也有升高趋势,1997年最高值比1959年高2.9倍。长江口水域中氮、磷含量已超过海水评价标准,并导致了长江口水体的富营养化,这是引发该水域赤潮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长江口鳗苗时空分布特征及资源利用现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95~1998年长江河口区鳗苗数量逐旬分布1997年呈双峰型,其它3年均呈单峰型。峰值以1995年为最高;24h中20:00至凌晨04:00鳗苗数量相对较高。鳗苗主要分布区有从该水域北京(1995年)逐渐移向南部(1996、1997年),再反向北移到中部(1998年)的趋势。1995年旺发最早,持续时间最长,1996年旺发最迟,1998年旺汛期最短。水域表层水温5~6℃时仍有部分鳗苗溯河或栖息水域上层,8~10℃时溯河数量明显增多。鳗苗数量一般大潮多于小潮,涨潮多于落潮。1997年和1998年鳗苗产量已跌入低谷,建议应合理控制捕捞强度,保证补充群体数量,恢复其资源。  相似文献   
3.
长江口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1997年,长江口水域主要水生物有害物质平均含量分别为:鱼类,铜1.53mg/kg,锌14.02mg/kg,铅0.655mg/kg,镉0.042mg/kg,酚0.090mg/kg;甲壳类,铜7.36mg/kg,锌15.14mg/kg,铅3.45mg/kg,镉0.284mg/kg,酚0.028mg/kg,石油烃41.41mg/kg;软体动物,铜5.15mg/kg、锌58.85mg/kg,铅3.168mg/kg,镉0.160mg/kg。生物体内铜的平均含量依次为:甲壳类〉软体动物〉鱼类;锌为:软体动物〉甲壳类〉鱼类;铅为:甲壳类〉软体动物〉鱼类;镉为:软体动物〉甲壳类〉鱼类。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体内的铜、锌、铅、镉的平均含量均未超过海洋生物污染物质的评价标准。但个别样品中残毒最大值接近评价标准,如甲壳类  相似文献   
4.
长江口水质及沉积物中污染物含量与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4年与1996年的调查结果显示,长江口表层沉积物已受到铜、锌、铅的污染,其中以吴淞口、上海市西区和南区排污口最严重,而122↑(。)E以西长江河口锋区为铜、锌、铅高含量区,系由河口屏障所致。污染程度为铅>铜>锌。长江口沉积物中污染物含量与分布与长江口水相污染物  相似文献   
5.
长江口水质污染及其对渔业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专刊>= <栏目>= <图片>=N <表格>=N <连载>= <来源>= <中图分类号>= <主题分类>= <行业分类>= <本刊专题>= <本刊编号>= <基金项目>= <注释>=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 <备注1>= <备注2>= <备注3>= <正文>= <作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凤鲚(Coilia mystus)的长江群体和珠江群体的遗传多态性、遗传关系及进化特征,使用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的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b)基因片断序列进行分析.在该基因片断上共检测到44个变异位点,总变异率为11.5%.凤鲚长江群体内部的遗传距离为0.3%~1.0%,珠江群体内部的遗传距离为0.5%~0.8%,长江群体与珠江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为9.4%~10.9%.这2个群体具有完全不相同的单倍型,其中长江群体5个个体中共检测到5种不同的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1.000,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677%;珠江群体5个个体中共检测到4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00和0.573%.对两者序列的自然选择检验分析表明,自然选择在两者差异形成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中国水产科学,2006,13(3):337-343]  相似文献   
7.
制浆造纸废水对不同鱼类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浆造纸废水对斑马鱼、日本鳗鲡和黑鲷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制浆造纸废水对斑马鱼、日本鳗鲡和黑鲷的96h-LC50分别为试验浓度的11.328%、15.949%、4.679%。在受试的3种鱼类中,制浆造纸废水对海洋鱼类黑鲷影响最大,对河口洄游性鱼类日本鳗鲡的影响最小,热带鱼类斑马鱼介于两者之间,表明制浆造纸废水对鱼类影响程度随种类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