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据行业部门不完全统计,2013年苏州的河蟹年产量为30617吨、青虾为21920吨,还有一些大宗鱼类。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强度的增加,水域环境日趋恶化,病害问题越来越突出,而细菌性疾病是最主要的病害。笔者于2014年4-11月对水产养殖细菌性病害分布、流行情况及发病特点进行调查,并提出进一步做好病害防治工作的对策及建议。一、调查情况1.调查时间与区域在2014年4-11月水产养殖期间,对苏州的主要水产养殖区吴中区东山镇、临湖镇、甪直镇等地鱼虾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抗肠炎功能饲料对河蟹养殖性能与水质的影响,我们进行了全程投喂抗肠炎功能膨化饲料的河蟹养殖试验,并设置投喂冰鲜鱼的传统投饵方式作为对照。结果表明,试验组河蟹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饲料系数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河蟹的平均增重率和肥满度指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池可以提高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降低养殖成本。与投喂冰鲜鱼的传统养殖方式相比,全程投喂功能饲料可降低养殖水体TP含量。综上所述,抗肠炎功能饲料完全可以替代冰鲜鱼,全程投喂抗肠炎功能膨化饲料可以提高河蟹的养殖性能,增加经济效益,减少水体磷的污染,是一种"高效、绿色、生态、低碳化"的新型河蟹养殖模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青虾因生长快、病害少、养殖成本低、经济效益稳定而受广大养殖户的喜爱,成为江苏省主推的水产养殖品种,其养殖面积及产量稳中有升。但近年来养殖者反映青虾也出现散发性死亡,附肢与身体发红,有时死亡率达30%~40%。青虾红肢病也称红体病、红头病、红体综合征,4-11月是该病的流行季节,发病高峰为6-9月,发病率为40%~60%,死亡率为15%~40%。2020年8月苏州市吴中区稻虾综合种养基地发生了红肢病,青虾出现零星死亡。  相似文献   
4.
近期吕泗渔场出现一些幼鲳及即将孵出的鲳鱼孵块,同时还发现部分小黄鱼苗,根据抓获的台轮单拖及本地桁拖船抽样检查,情况确是如此。凡在该区域内生产的船只最高网产达300多公斤,而大部分捕获的幼鱼仅在2~3厘米,如此  相似文献   
5.
“靠质量树信誉,靠信誉拓市场,靠市场增效益,靠效益求发展”,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链。对于水利施工单位来说,把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把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内抓现场质量领先,外抓市场名优取胜”,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的经营战略已被广泛采用,水利市场的竞争已转化为工程质量的竞争。而工程质量形成于施工项目,是企业的窗口,因此抓工程质量必须从施工项目抓起。而项目质量管理是公司质量管理的基础,也是公司深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下文针对水利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认识进行了详细分析从。  相似文献   
6.
2019年,苏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联合苏州市吴中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开展了"稻+青虾"生态综合种养模式专题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试验结果显示,21.75亩综合种养试验区当年青虾产量480.36千克,产值6.73万元;水稻产量3 493.5千克,产值4.19万元。单位面积年净利润1 733元/亩,投入与产出比1∶1.52。现将试验过程和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吴中区属于江苏苏州,具有悠久的水产养殖历史,尤其是东山镇,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东山脚下的万亩池塘养殖草鱼,成了苏州菜篮子工程基地。至90年代中期,东山开始转向大闸蟹的养殖,在为苏州居民提供优质水产品的同时,也给养殖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为当地农民脱贫奔小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苏州市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吴中区是苏州市主要的水产养殖区域。至2018年,吴中区有养殖区与限制养殖区面积1.46万公顷,形成了以虾蟹为主导品种的养殖格局,但是病害给养殖业主造成经济损失。吴中区高度重视辖区水产动物病害检测与防控,2011-2019年,吴中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持续开展了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从2016年起,在完成养殖病害测报工作的基础上,还增加了重大疫病监测和病原菌药敏检测工  相似文献   
9.
<正>2022年6月,昆山某养殖场80%以上的河蟹出现“水瘪子”症状,经诊断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成功地将病蟹挽救过来。现将这一宗病例的发现、诊断、治疗方案及其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有效防控河蟹“水瘪子”病提供参考。一、河蟹“水瘪子”病的发现与诊断2022年6月24日,一个养殖企业送来9包共计33只病蟹,病蟹体表干净、色泽较正常,部分蟹胃肠道还有少量食物,但壳软、无力。  相似文献   
10.
<正>苏州市吴中区水产养殖业发达,是河蟹养殖老区,蟹农养殖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但是令广大养殖户担心的是河蟹颤抖病似有卷土重来之势。2018年8月至11月,吴中区临湖镇现代渔业示范园、东山镇俞家厍、车坊镇澄湖养殖场共16个蟹塘先后发生程度不一的河蟹颤抖病病例。我们对疑似颤抖病的病蟹进行细菌学检测,同时送样到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采用中华绒螯蟹螺原体PCR检测方法(SC/T 7220-2015)检测是否存在螺原体。本文报道2018年吴中区河蟹颤抖病发病现状的调查结果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病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