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分年度在同一开放性网栏精养水域进行。分析发现,接种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四联"疫苗的试验组Ⅲ、组Ⅱ的发病率较未接种疫苗的对照组Ⅰ低,且差异显著,且它们的成活率比对照组Ⅰ分别高37.24%、25.06%;保健费开支上来分析,试验Ⅰ组>Ⅱ组>Ⅲ组。试验结果表明:接种草鱼"四联"疫苗与内服免疫增强剂相结合,可有效地提高草鱼对"四病"的抵御能力,是经济且能行之有效地提高草鱼成活率、单位面积产量及养殖效益的有力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江西是棘胸蛙的主要产区,发展棘胸蛙产业具有优厚的条件,棘胸蛙产业在江西有较高程度的发展。本文阐述了江西发展棘胸蛙产业的优势,分析了江西棘胸蛙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展望了江西发展棘胸蛙产业的前景及意义,提出江西发展棘胸蛙产业要加快棘胸蛙下游产品开发和重视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3.
在同一网栏养殖水体进行主要淡水养殖鱼类免疫技术集成与健康养殖示范试验,结果表明:2009-2011年采取定期投喂免疫增强剂和调整鲢鳙放养比例后,发病死亡率分别为1.76%,0.78%,0.49%,显著地降低了主要养殖鱼类的发病死亡率,达到了预防鱼类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的目的,减少了用药成本,有效地降低了药物残留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我国养殖水域开发利用面积的扩大、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渔业投入品的增加,我国水产养殖污染的规模和程度也不断加重,并引发了诸如养殖病害  相似文献   
5.
为棘胸蛙的人工养殖提供参考,进行了不同饲养密度、光照、水温环境因子对棘胸蛙蝌蚪变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密度为700尾/6m2时,蝌蚪成活率为83.14%,成活变态率和总变态率均最高,分别达91.41%和76.0%;光照强度为2000~3500 lx/d 时,蝌蚪成活率、成活变态率和总变态率均最高,分别达85.00%、91.24%和77.56%;养殖水温为(23±0.5)℃时,蝌蚪成活率为93.89%,成活变态率和总变态率均最高,分别达92.90%和87.22%。  相似文献   
6.
草鱼因其生长速度快,肉味鲜美,市场销量大,深受养殖户欢迎,成为我省池塘养殖的主要对象.但近年来,水产养殖户以追求产量和效益为目标,盲目地增加养殖密度,大规模投喂配合饲料,管理水平跟不上,水质污染严重,导致草鱼病害加剧,药物滥用现象比较普遍,引起水产品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7.
对于养兔业这样一个特种养殖行业,一般养殖者都缺乏兔病预防经验,没有意识到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搞好平时的饲养管理、重视疾病的预防上,否则等一旦出现病情,即使治疗也不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根据自己多年的养兔经验,笔者深刻认识到养兔者要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疾病防治意识,走出兔病防治误区,实行兔病科学综合预防。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渔业投入品的增加,引发了诸如养殖病害频发、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下降、渔业比较效益降低等严重问题。为了有效应对这些严峻挑战,适应我国资源与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和渔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积极调整传统渔业养殖模式,加快转变渔业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及节能减排技术发展低碳渔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调研了青岚湖自然条件与渔业生产情况,提出了合理利用资源,选择适宜品种,开展生态健康养殖的经营模式,建议进一步加强政策倾斜、科技扶持和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10.
池塘养殖条件下黑尾近红鲌(0~+~2龄)的可量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人工养殖条件下黑尾近红鲌的可量性状。[方法]首次采用传统形态(TM)度量和框架结构形态(TBM)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池塘养殖条件下的黑尾近红鲌(0+~2龄)的可量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黑尾近红鲌的体长与全长、体高、吻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8、0.960和0.739,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尾柄高与尾柄长、体长与头长、头长与眼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04、0.482和0.355。黑尾近红鲌体长与体重呈幂指数关系,其回归方程为W=0.015L2.971(r2=0.978,P〈0.01);全长与体长的回归方程为BL=0.786+0.390TL(r=0.988,P〈0.01);体高与体长的回归方程为BL=3.363+1.471BD(r=0.960,P〈0.01);吻长与体长的回归方程为BL=7.361+5.879 SnL(r=0.739,P〈0.01)。[结论]池塘养殖条件下黑尾近红鲌(0+~2龄)呈匀速生长规律,其肥满度较自然生长条件下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