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研究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杂交鳢生长、体组成、抗氧化与生化指标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用复合蛋白源(由棉粕+菜粕+蚕蛹+桑叶发酵而成)分别替代饲料中0%、12%、24%、36%和48%的鱼粉,配制成5种等氮等脂(含粗蛋白CP 42%,粗脂肪EE 8.5%)的实验饲料,在室内循环水族箱内饲喂杂交鳢(初始体质量22 g)8周。结果显示,当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水平大于12%时,杂交鳢的终末体质量(FBW)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降低,在48%替代水平达到最低。36%和48%替代水平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降低,而饲料系数(FCR)显著升高。各实验组摄食率(FR)无显著差异。替代水平组全鱼粗脂肪含量以及脏体比(VSI)和肠脂比(IPF)显著降低,而水分含量显著增加。随替代水平的增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而肠脂肪酶活性显著升高。替代水平24%以上肝脏谷丙转氨酶(GPT)、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替代水平12%以上血清中总胆固醇(CHO)含量显著降低,而替代水平36%以上血糖(GLU)含量会显著降低。各实验组血清甘油三酯(TC)、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无显著变化。研究表明,复合蛋白源替代12%鱼粉不会影响杂交鳢的生长,而高水平替代会抑制杂交鳢的生长,但可以改善杂交鳢机体糖脂代谢,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设置0.8、1.1、1.4、1.7kg/m~3 4个养殖密度,研究放养密度对杂交鳢[均质量为(16.5±0.5)g]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60d的饲养表明,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杂交鳢的终末体质量、摄食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降低,而饲料系数显著升高(P0.05)。杂交鳢红细胞数随放养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而白细胞数无显著变化(P0.05)。0.8kg/m~3密度组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血清总胆固醇和血糖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甘油三酯、球蛋白含量以及碱性磷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各试验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1.7kg/m~3密度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密度组(P0.05)。总之,高密度养殖对杂交鳢生长、摄食和代谢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饲料纤维素在鱼饲料中的营养生理功能,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大豆纤维配制成5个纤维水平(1.8%、5.2%、8.8%、12.2%和15.8%)的等氮等脂实验饲料,饲喂建鲤(均重:14.96±0.09 g)8周,从生长、血浆生化、肠道组织学以及肠道微生物等指标研究不同纤维水平对建鲤的影响。结果显示,纤维水平8.8%组建鲤的终末体质量(FBW)、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高于其它水平组,而饲料系数(FCR)显著低于其它组。同时发现,纤维水平8.8%组建鲤血浆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低于其它组。随饲料纤维水平的增加,脏体比(VSI)、肝体比(HSI)以及血浆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和葡萄糖(GLU)含量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纤维水平1.8%)相比,纤维水平5.2%、8.8%和12.2%组肝脏AMPK、CPT-1活性和PPAR-α含量显著升高。此外,饲料高水平纤维15.8%会损伤建鲤的中肠和后肠组织结构,破环肠道的发育,同时也会显著影响其肠道菌群结构,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适宜大豆纤维能够显著提高建鲤的生长性能,改善机体糖脂代谢。以SGR为指标,建鲤饲料中适宜的纤维水平为9.19%,但高水平纤维(15.8%)则具有一定抑制和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水平南极磷虾粉等量替代饲料中进口鱼粉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性能、全鱼营养成分组成、血液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本试验共设4组利用不同水平南极磷虾粉等量替代饲料中鱼粉的试验饲料(分别记为:0%(D1组)、3%(D2组)、6%(D3组)、9%(D4组),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组,每个重复放养初始体重约为(12.43±0.16)g/尾的大口黑鲈(LargemouthBass)30尾,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饲养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大口黑鲈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均显著提高,SGR分别提高14.0%、15.8%、20.5%,PER分别提高9.1%、16.8%、27.3%,饲料系数(FCR)显著降低(P<0.05),其中以9%南极磷虾粉替代组效果最佳;(2)各试验组全鱼的水分、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南极磷虾粉替代组的粗脂肪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6%南极磷虾粉替代组较对照组提高13.8%(P<0.05);(3)南极磷虾粉等量替代组试验鱼血液中的白细胞数目(WBC)较对照组分别提高66.1%、61.1%、56.5%(P<0.05),而红细胞数目(PBC)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5.2%、25.2%、20.7%(P<0.05),而红血蛋白(HGB)、白蛋白(ALB)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4)各替代组试验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含量的上升而上升,其中9%替代组分别较对照组提高45.0%、36.4%(P<0.05),各替代组试验鱼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血清中丙二醛含量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5)各替代组血清中甘油三酯(TG)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TC)的含量随着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含量的上升而上升,其中9%替代组较对照组提高21.5%(P<0.05),各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南极磷虾粉是大口黑鲈配合饲料中的优质蛋白源,适当替代鱼粉可以提高大口黑鲈幼鱼的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以及免疫功能,本试验中以6%、9%南极磷虾粉等量替代饲料中鱼粉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脂饲料中添加发酵桑叶对杂交鳢生长性能、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体质健壮、平均体重为10g的杂交鳢360尾,随机分成3个组,每个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各组投喂在高脂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7.5%和15.0%发酵桑叶的试验饲料。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5.0%发酵桑叶组杂交鳢的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FCR)显著增加(P0.05);7.5%发酵桑叶组杂交鳢的SGR、PER和FCR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杂交鳢的摄食率(FR)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7.5%和15.0%发酵桑叶组杂交鳢的全鱼粗脂肪含量以及肝体比、脏体比和肠脂比显著降低(P0.05),15.0%发酵桑叶组杂交鳢的肝脏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组杂交鳢的全鱼粗灰分、粗蛋白质以及肌肉脂肪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15.0%发酵桑叶组杂交鳢的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以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7.5%和15.0%发酵桑叶组杂交鳢的血液葡萄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组杂交鳢的血清总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高脂饲料中添加7.5%发酵桑叶不会影响杂交鳢的生长性能,而添加15.0%发酵桑叶会抑制杂交鳢的生长,但有利于肝脏健康,改善机体的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