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7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228篇
林业   878篇
农学   372篇
基础科学   972篇
  312篇
综合类   3284篇
农作物   299篇
水产渔业   422篇
畜牧兽医   1829篇
园艺   569篇
植物保护   185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205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402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317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319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307篇
  2004年   319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525篇
  2000年   1325篇
  1999年   662篇
  1998年   320篇
  1997年   349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木本竹因其优质材性而成为传统木材良好的替代品。木质化程度和木质素含量影响着木材材性,然而单子叶植物的木质化调控网络尚不清楚。为了阐明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木质化的分子调控机制,利用转录组、miRNA和降解组测序,并结合实验对竹笋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木质化程度和木质素含量随笋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漆酶(LAC)活性则随笋高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在不同高度笋的代表性节间(第13节)的不同部位中共鉴定了11 504个差异表达基因(DEG),其中与细胞壁和木质素生物合成相关的大部分DEG表达随笋高度上调,而与细胞生长相关的一些DEG表达则下调。通过miRNA测序鉴定出1 502个miRNA,包括已知的1 223个和新鉴定的279个。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和降解组分析,共鉴定出691个差异表达的miRNA,共靶向5 756个差异表达基因。据此构建了毛竹笋木质化调控网络,包括11个miRNA、22个转录因子和36个酶基因。另外,根据过表达PeLAC20转基因拟南芥中木质素含量显著增加,提出了一个miRNA介导的‘MYB-PeLAC20’的木质素单体聚合调控模型。研究结果不仅对解析竹子木质素生物合成的调控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科学价值,而且对理解其他单子叶植物的相关机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有助于制定竹材材性改良策略。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地采用马铃薯连作模式,设置3个施肥处理,即:单施化肥(T)、有机肥配施化肥(YTF 1/2)、全量有机肥(YTF)。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处理下马铃薯农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马铃薯产量发生了变化,其中变化最为明显的土壤指标有土壤容重、孔隙度、饱和导水率、有效磷。YTF处理较T处理可分别显著(P<0.05)降低土壤容重16.8%,增加土壤孔隙度12.7%,提升饱和导水率25.3%。YTF处理可显著提升土壤有效磷含量43.0%,但各处理间土壤pH、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钾之间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同时,较之T处理,YTF处理亦可显著提升土壤团聚体含量。YTF和YTF 1/2处理可分别较T处理提升马铃薯产量24.6%和12.8%。因此,施用有机肥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改良土壤物理性状,亦能促产增收。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大麻幼苗叶形与毛状体及乳汁管关系,采用徒手切片法等形态学观察方法,对4个工业大麻品种,火麻1号、火麻3号、金刀-15和格列西亚以及2个高世代种资源20170114和资源CA-4共90株幼苗的第一真叶外形、毛状体和乳汁管性状进行了观察,并对所得观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大麻叶各类特征内部性状彼此间常存在较强的相关性,通过因子分析,叶形相关性状提取出2个公因子,即叶片外形因子和叶柄外形因子,累计贡献率达91.758%;毛状体相关性状提取出2个公因子,毛状体数量因子和腺毛直径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8.514%。对叶柄乳汁管数及4个公因子进一步关联解析,可知叶柄乳汁管数与叶柄外形因子和毛状体数量因子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可通过观察大麻幼苗第一真叶的柄叶比和叶片腹面非腺毛密度间接反映叶柄乳汁管及叶腺毛数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若羌县密植枣园进行枣树疏密间移,调整模式,降低密度,培养合理树体结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发生,便于机械化操作,减少农民田间劳动强度成本,解决了枣树郁闭造成的"产量、质量、效益"三下降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农田进行了残膜样品采集,并对不同采样深度下不同面积的农田残膜含量及数量进行统计分析,获取了土壤中残膜的分布情况,旨在为残膜回收机械的设计以及残膜回收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11份糜子材料为基础材料,对生育期、农艺性状及营养指标进行记载、测定,并借助SPSS、Excel软件对测定指标进行联合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长的糜子品种较生育期短的糜子品种主茎节数更多;在不同脂肪含量的糜子品种中,随着脂肪含量的增加,淀粉含量相对减少;在不同淀粉含量的糜子品种中,随着淀粉含量的增加,水分含量相对增加。  相似文献   
7.
我省传统的养殖草鱼方法一般为每年的 5、 6月份从南方引进水花或乌仔,经发塘培育后转为鱼种培育,经越冬后的春片再以不超过 5%的比例进行套养,养殖周期为 2年。由于存在“三低” (发塘成活率低、培育鱼种的成活率低、越冬成活率低 ),长期以来,我省的草鱼种一直比较紧缺,严重地制约了草鱼的生产。 1999~ 2000年,我们与美国大豆协会合作在哈市金山堡渔场进行了淡水池塘 80∶ 20模式主养草鱼试验,重点探讨北方寒冷地区采用池塘 80∶ 20模式及利用浮性颗料饲粒养殖草鱼的可行性,从而为我省大面积养殖草鱼提供技术基础。  一、材料…  相似文献   
8.
植物的生长发育除需要阳光、水分、空气、养分和温度外,还受到体内植物激素的影响。这些物质在植物体内的含量极微,但生理活性很强,对植物的生长、开花、结实有明显的作用。如果缺少这类物质,植物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现已发现的植物激素有六大类,分别是生长素、赤霉素、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开原市靠山镇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山区乡镇。近几年来,这个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为着眼点,抢抓机遇,全力发展以林业种苗为主的苗木花卉,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兴镇之路。到目前,全镇苗木花卉生产面积达 1000公顷,品种达 260个,总株数 2亿株,产值 5000万元, 2000年实现利润 1600万元,人均单项纯收入达 1100元。苗木花卉生产已成为靠山镇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昔日一度贫困的靠山镇成为名扬东北三省的苗木花卉集散地——“东北苗木花卉第一镇”。极大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2000年…  相似文献   
10.
所谓绿色家禽产品,通俗地讲,是畜牧业生产的无污染、无残留、对人体健康无损的禽产品,在无任何污染的自然条件下生产的,如一些地方的优质鸡成为肉鸡市场的抢手货。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消费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畜禽产品品质的优劣成为决定人们是否需求的关键所在,一些无污染、无公害的食品大受市场的追捧。人们普遍认为现在的鸡肉吃之如同豆腐,一点香味都没有,更由于许多养殖场和专业户为提高畜禽的生长速度,在饲料中大量使用药物,又不注意停药期,鸡肉中药物残留严重,吃之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