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8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省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辖江临海,扼淮控湖,地跨长江、淮河南北,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区域内水域滩涂资源丰富,是我国唯一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适合发展渔业。2019年,全省水产养殖面积6×105 hm2,水产品总产量4.84×106 t,渔业产值1 741亿元,分别位居全国第三、第五和第一。为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响应《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农渔发〔2019〕1号)等文件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推进全省水环境治理和生态渔业建设,江苏省计划用3年时间,对全省水产养殖主产区养殖池塘实施生态化改造,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不断提高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水平。现就养殖池塘尾水净化模式、生态化改造工程设计、养殖尾水净化可持续管理运维3个主要方面进行具体阐述,从而为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进一步实施的可操作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北京茗缘阁的茶膳高淑慧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饮茶史,饮茶已成为我们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茶叶具有保健、药用价值,是早已被证实了的。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饮茶作为艺术欣赏,吟诗抒情、斗茶比赛、茶宴会友、茶礼酬宾、茶歌舞蹈等,形成了绚丽多彩的茶文化。茶膳...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经常在基层提供水产技术服务,一些常见鱼病防治存在一些误区,从而导致治疗失败,先将主要的几种情况进行简介,与同行商讨。1病因诊断不明1.1饵料中毒和病毒性疾病相混淆症状:鲫鱼内脏充血,脏器无结节;体表、鳃正常;摄食差,死亡缓慢,每天都有十几条。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高碑店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由于地处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平原地区,所以水产养殖业一直是停滞不前。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如果能把为数不多的池塘改造成垂钓生态园,集养殖、垂钓、娱乐、休闲为一体,将水产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不但会带动水产业的发展,还会为旅游业带来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5.
在淡水条件下,设定了25%、30%、35%、40%、45%、50%六个蛋白水平,研究了不同蛋白水平饵料对青海湖裸鲤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蛋白水平对裸鲤消化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草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现在各个领域应用广泛.中草药用于鱼病的治疗源于南宋时期,为古代渔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水文因子包括水质、水位、流量或流速、降水量等.河流、水库、湖泊和湿地等不同的水体环境中不同的水文条件决定不同的生物群落.水文的限制因子变化会导致生物群落的演替.各种水文因子的共同作用导致水生生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或者从头演替.  相似文献   
8.
<正>1错过鱼病治疗的最佳时机由于大多数养殖户的预防保健意识比较淡薄,在鱼类开始出现小量异常时,都没有引起注意,如鱼类发生暗浮头、食欲减退、体色与水色的不良变化等,这些都是鱼病即将流行与爆发的信号,一旦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鱼病便由潜伏期迅速发展到显现期,即池塘中的大部分鱼类已经深度感染疾病。表现为体色变黑,离群独游及食欲大大降低,并开始发生鱼类死亡,此时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一  相似文献   
9.
<正>油菜在我国种植面积超过667万hm2(1亿亩),年产菜籽1 200多万吨[1],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菜粕的粗蛋白在35%~40%,氨基酸齐全,还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种优质廉价的蛋白原料。由于菜籽的品种和加工工艺的区别,菜粕在水产饲料中应用效果也不一样。本文将95  相似文献   
10.
黑木相思开放式光自养微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简化光自养微繁殖技术环节,通过在琼脂培养基添加5mL浓度为500mg.kg-1退菌特,使用开放式培养容器进行黑木相思光自养微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黑木相思开放式光自养微繁殖能够取得很好效果,培养21d后,生根率可达85%,污染率为9.2%,其叶绿素含量、地上生物量高于以沙为培养基质的光自养微繁殖植株和传统组织培养的植株,而地下生物量、移栽成活率低于以沙为培养基质的光自养微繁殖植株,但高于传统组织培养的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