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高立臣 《科学养鱼》2003,(12):47-47
一、鲑鳟鱼疾病的预防(一)改善生态环境1.设计和建造鲑鳟鱼养殖场时应符合防病要求养殖池的建造应根据水流量、地势、地形和养殖计划考虑总体布局。在水源处设置沉淀池,使病原在沉淀池中自行净化、沉淀,经过滤、消毒(多用紫外线消毒灯照射)后引入鱼池,防止病原从水源中带入。鱼苗比较幼嫩,抗病力差,应将苗种池设置在靠近水源处。鱼池排列方式在水量充足的情况下最好采取单排单灌的形式。如串联最多不能超过3个,且前面2个池子在距排水口1.5~2米处应设置污物沉淀区,前后两池应有高度差以利跌水增氧。2.采用理化方法改善生态环境日常管理中应…  相似文献   
2.
高立臣 《河北渔业》2002,(3):23-23,35
<正>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属鲽形目、鲆科、菱鲆属,是原产于欧洲的特有种。它属于冷水性鱼类,适应于低水温生活和繁殖,容易接受配饵,食物转化率高,很适合高密度养殖,渐成海水养殖新亮点。笔者在河北省滦南县柳赞镇海水工厂化养殖场,利用淡水兑自然海水在养殖车间内进行了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金鳟苗种培育一般指从金鳟上浮经一周年的饲育达100克左右大规格鱼种的过程。可分为上浮稚鱼培育、稚鱼培育、鱼种培育三个阶段。苗种培育是金鳟养殖过程中难度最大、技术性最强的环节。为促进金鳟养殖技术的推广,根据几年的养殖经验,现将其苗种培育技术综述如下:一、饲育条件1.饲育池(1)上浮稚鱼培育池建在育苗室内,混凝土或砖砌水泥抹面池。规格可为长2.0米、宽0.6米、深0.6米或长1.8米、宽0.5米、深0.6米。通过管道以水龙头供水。(2)稚鱼培育池一般建在室外靠近水源处,石砌或砖砌水泥抹面池。规格长1…  相似文献   
4.
金鳟于 1996年从日本引进我国 ,现已大面积推广 ,成为我国养鳟业继虹鳟鱼后第二个可以实施全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随着推广区域的迅速扩展 ,苗种运输成了一个重要的生产环节。本文初步探讨了金鳟大规格苗种长途托运技术。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用金鳟苗种为北京顺通虹鳟鱼养殖中心人工采卵繁殖的 11月龄鱼 ,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无畸形 ,符合出场产品质量标准。起运前 5天选出5 0 4尾放入 3m2 流水池暂养 ,停止投饵。起运前一天 16时打样 ,平均每尾 83 3克 ,然后将苗种移入鱼篓。篓内水面积 1 38m2 ,水深 0 3m ,水体积0 4 1m3,水温 10 0…  相似文献   
5.
目前,鲑鳟鱼类养殖在国内得到了迅速推广,养殖产区不断扩大.由于鲑鳟鱼特有的生物学特性(繁殖水温不宜超过13℃),使得许多养殖场不能进行苗种生产,大部分靠外地空运鱼种养殖.因此,对于养殖场和苗种生产场家来说,苗种运输成活率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多年空运体会,现将有关空运技术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金鳟—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鳟(Oncorhynchusmykiss)是日本长野县水产试验场从虹鳟突变种选育出的黄体色品系。1996年引进我国后,分别在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和北京顺通虹鳟鱼养殖中心进行试验养殖,初步确立了全人工养殖技术,经两年的试验推广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养殖品种。为促进金鳟的推广普及,现将金鳟人工繁殖技术综述如下:一、亲鱼培育1.培育池水泥池或沙泥底质土池,每口培育池面积以150~300米2为宜,水深70~90厘米。2.培育水温适宜水温4~16℃,产卵前3个月不超过13℃,产卵期4~13℃。3.亲鱼的选择从1龄鱼开始进行亲鱼…  相似文献   
7.
银鲑(Oncorhynchus kisutch),原产美国。1999年发眼卵引进北京地区。2001年12月至翌年5月,利用首次育成的亲鱼进行了苗种繁育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用雌亲鱼是288尾24~27月龄初次性成熟的个体,体更0.95~1.47千克,平均1.35千克。每7天进行一次成熟鱼筛选和采卵、授精。雄鱼是同月龄个体。  相似文献   
8.
光周期法调控山女鳟性成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女鳟 Oncorhynchus(salmo)masou是原产于日本的陆封型马苏大麻哈鱼,池塘养殖条件下雄鱼比雌鱼性腺早成熟约2周,人工繁殖后期常因雄鱼过熟而影响繁殖。山女鳟进入性成熟期后,鱼体体色变黑,体表滋生疖疮病和水霉病,导致商品性状不良,繁殖过后,大部分亲鱼死亡。本试验探讨光周期法推迟雄鱼成熟期以保证正常繁殖,保持鱼体成熟期商品性状的方法。 一、材料与方法 1.黑龙江试验区 1999年8月20日,将在年平均水温8℃条件下育成的32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