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1.
2.
副结核病免疫学诊断技术研究近况鲁晓蓉,谢三星安徽农业大学(230036)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对反刍兽的慢性传染病。由于病畜往往在感染后期才出现临床症状,一般药物治疗无效,故对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今就其免疫学诊断技术作如下简述。一、变...  相似文献   
3.
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反刍兽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由于病畜往往在感染后期才出现临床症状,一般药物治疗无效,故对于本病的早期诊断显得非常重要。今就其免疫学诊断技术作如下简述:一、空志反应诊断:对无临床症状带菌畜有较高的检出率。但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则转为阴性。因此,本法最好与补体结合反应同时进行。据高国柱报道’‘’,变态反应的注射部位及其间隔时间对其敏感性均有影响。对牛常采用颈侧部注射,而羊多采用尾根部,肩前部已很少采用。值得提出的是:做过变态反应试验后,至少要间隔一个月才能对同一家畜进行第二次…  相似文献   
4.
以池塘养殖杂交鲌“先锋1号”为对象,采用短期微流水处理,研究处理时间(0、4、8和12d)对杂交鲌“先锋1号”色度、肌纤维直径、肌肉质构特性、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以评价短时间微流水处理对杂交鲌“先锋1号”品质的提升作用。结果显示,微流水条件下,8 d和12 d皮的黄度值(b*)显著升高,各实验组肌肉的红度值(a*)显著降低(P<0.05,下同)。处理8 d时,肌纤维密度、肌肉硬度、咀嚼性和弹性显著提升,分别较对照组提升了70.96%、92.04%、198.99%和35.71%。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灰分在处理过程中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杂交鲌“先锋1号”在处理4d时的鲜味氨基酸总量(DAA)显著高于8d和12d;氨基酸总量(TAA)和必需氨基酸总量(EAA)变化不显著,各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77.33%、74.91%、76.56%和76.75%。第8天时,肌肉中顺-15-二十四碳一烯酸(C24:1)、花生三烯酸(C20:3n6)和花生四烯酸(C20:4n6)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