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水产渔业   7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国中沙、南沙群岛礁盘众多,海域广阔,渔业资源丰富,是刺网和钓钩深水捕捞作业的理想渔场。近三年来,海南省琼海市渔民应用定置刺网渔具探捕了中沙、南沙群岛礁盘60-140米深中下层水域鱼类资源状况,获取第一手资料。经初步整理分析结果,本文报告此水域中下层鱼类种类组成及资源状况,共记录了鱼类种类有116种,分隶于13目30科属和甲壳类3种。渔获物总上网率为63.81kg/1000m,其中,软骨鱼类为51.00kg/100m,硬骨鱼类为1280kg/1000m。不同网目大小的三种定置刺网,以大网目三层定置利网的渔获量最佳,渔获率为94.23kg/1000m,捕…  相似文献   
2.
中、南沙渔场广阔,水产资源丰富,发展深水定置刺网、延绳钓等十分有利,但由于距离本岛遥远,作业时间长达1~2个月,传统的带冰生产难以达到保质保鲜的要求。目前对渔获的处理。除很少部分活体暂养及鲨鱼等软骨鱼类加工晒干外.大部分的硬骨鱼类则盐腌粗加工,其经济价值低,抑制了发展中、南沙远海捕捞的积极性。琼海渔04205号渔船于1998年3月6日至5月13日期间首次安装国产制冷设备,进行保鲜初步试验.效果良好,达到技术与经济要求。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渔船“琼海渔04205号”木质新造渔船,72吨、360匹…  相似文献   
3.
围网是海南省海洋捕捞业的主导力量之一,但近年来其产量产值难以增长,主要原因是传统围网在充分开发的近海渔场作业效益欠佳,而在尚有开发潜力的深海外海渔场又难以适应生产需要。传统网因何难以适应深海外海生产?原因是其存在诸多不利生产的问题,如网具长度不够,不利于围捕群体较大或较分散的鱼群;高度偏小,不利于围捕贴底或深水的鱼群;缩结系数小,不利于网衣沉降等。针对上述问题,确定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试验网既有传统特色,又有创新发展;既能围捕近海深水区鱼类资源,又能重点围捕外海鱼类资源;既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又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改…  相似文献   
4.
我国中、南沙渔场礁盘众多,海域广阔,深水鱼类资源非常丰富。由于当前近海鱼类资源日趋枯竭,因此研发新型渔具渔法开发利用中、南沙深海鱼类资源成为发展海洋渔业经济的有效措施。1996年海南省开始使用大网目三重定置刺网,7年来经多次改进和试验,现已成功研制出比较适宜中、南沙深海渔场捕捞的新型大网目三重定置网(下称新型刺网)。生产表明新型刺网的优点是:设计用料合理、作业渔场广阔、渔法操作方便、捕捞对象优质、经济效益显著等。为了广大渔民应用新型刺网发展渔业经济,为了更多渔船开发利用中、南沙深海鱼类资源,为了渔船转产转业工…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将72吨位的群众木质渔船鱼舱改装成冷冻舱,安装制冷设备,赴中、南沙礁盘渔场从事定置刺网作业,对渔货中的硬骨鱼类进行冻结冷藏保鲜。历时47d海上试验结果表明,制冷设备运作正常,鱼货保鲜效果良好,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6.
选用木质刺网渔船一艘,以单艇手钓作业方式,在南沙群岛礁盘区域进行为期54天(一个航次)的手钩钓鱼及活鱼保存试验。钓捕结果表明,南沙群岛礁盘区域经济鱼类种类较多,钓获量大,手钓作业的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显著,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捕鱼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7.
我国南沙群岛远离祖国大陆,处于热带区域,岛、礁、洲230多座。其礁岛生态环境独特,生物种类多样。而且水质不受任何污染影响,南沙群岛水生生物具有高品位商品经济价值,如绘科、后科、衡钢利、龙虾等种类。珊瑚礁盘浅水域生物群体小、生物量低,难以提供为规模性的渔业开发利用。为探索一种既可合理利用经济鱼类资源,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又保护好生态环境以持续性发展的捕捞手段,我们于1999年3月8日~5月12日首次组织海南省琼海市渔民的一艘刺网渔船,以单艇手钓作业方式,进行一个航次的钩钓活鱼捕捞及活鱼保存的试验(试验期间,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