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10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近几年来 ,随着网箱养殖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面积不断扩大 ,养殖品种的增多 ,水域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鱼病发生越来越频繁 ,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 ,鱼病防治已成为水产养殖业面临的重大课题。鱼病防治工作中的给药方法合理与否 ,对鱼病防治效果起着关键作用。为此我们从网箱鱼病防治实践中摸索出了一种外用消毒剂的给药新方法 ,即“双层挂袋法”。这一给药方法可增强药物作用浓度的稳定性 ,延长药物作用的持续时间 ,提高用药的安全性。且更适用于高度集约化养鱼鱼病的预防和治疗。作者经多年试用“双层挂袋法” ,取得了理想的鱼病预防和治…  相似文献   
2.
孔祥峰  黄伯温 《淡水渔业》2000,30(10):21-22
目前 ,山东省网箱养殖建鲤 ,从尾重不小于 1g的寸片鱼种开始入箱 ,至主养成鱼的系列化配套技术已基本成熟。但库区多数养殖单位和个人缺少用于培育寸片鱼种的池塘 ,所需鱼种主要依靠外购。池塘中培育的鱼种入箱后 ,因不适应由池塘到网箱这一生态环境的突变 ,多集群顶网欲外游 ,往往因擦伤造成较高的死亡率。根据我所几年的养殖经验 ,入箱后驯化到适应新环境 ,死亡率一般要超过 30 %。为能直接由乌仔在网箱内培育成寸片鱼种 ,只要经济上划算 ,将会给无配套池塘的养殖者带来方便。 1 996年我们在水库中网箱养殖建鲤的生产中 ,进行了由乌仔培…  相似文献   
3.
红耳龟因其头顶后部两侧有一对红色粗条纹而得名,别名为巴西彩龟、翠龟等,产于美国及中美洲一些国家。红耳龟有个体大、食性杂、疾病少、生长快的特点,在食用、观赏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库水总盐量约为0.6mg/L,属一般淡水,平均总碱度、总硬度均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浮游植物平均数量474.23万个/L,生物量4.608mg/L,作为滤食性鱼类优质饵料的硅藻门在数量和生物量上占绝对优势。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0.828mg/L,平均数量2498 /L,属一般营养水平。底栖动物生物量0.663g/m^2,种类组成简单,数量较少,生物量较小,所能提供的鱼产力较低。针对该水库的渔业资源现状,提出了合理的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5.
泰山赤鳞鱼学名多鳞铲颌鱼,属鲤形目、鲤科、鲅亚科,是一种小型鱼类,以肉质细嫩、味美不腥、营养丰富而著称,为了增加赤鳞鱼的养殖密度,提高经济效益,我们进行了利用闲置孵化桶微流水养殖赤鳞鱼试验,获得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场地选择养殖场选在废弃的稚甲培育池,水源  相似文献   
6.
枝角类又称水潘,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鳃足亚纲,枝角目,是水体中最重要的浮游生物组成之一,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内陆半咸水中。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的淡水枝角类有136种,海水枝角类有5种,内陆咸水种有23种。枝角类不仅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占干重的40%~60%),含有鱼类生长所必需各种均衡氨基酸,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钙质,是饲养鱼类虾蟹幼体等理想的天然饵料。  相似文献   
7.
目前许多苗种生产单位在建鲤鱼苗乌仔培育阶段经常发生车轮虫病,并导致鱼苗的大批死亡。我所建鲤乌仔期车轮虫病发病率曾达50%,通过采取可行的生态预防和药物治疗措施得以控制,并获得了较理想的苗种产量。现就我们所做的试验情况与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基本条件1.培养用池及其准备培养用池分两种:一种是饵料培育池,主要用于培养浮游动物的天然饵料。另一种是浮游动物培育池。饵料培育池和浮游动物培育池的结构:饵料培育池可用一般的养鱼池;浮游动物培育池最好用水泥池,且相距较近以便于调控水质,浮游动物培育池比饵料培育池地势稍高,这两种池的差异:前者面积大、底泥较深(30~40厘米)、底肥用量大、清塘后灌水时间比后者拖后几天(时差依水温状况而定);后  相似文献   
9.
地锦草治疗草鱼肠炎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点状气单胞菌引发的肠炎病是草鱼常见多发病,常与烂鳃、赤皮病并发,对当年草鱼种的危害最为严重,死亡率最高可达90%以上.一直是草鱼种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山东省泰安市水产研究所在草鱼种培育中,每年7~8月份均发生此病。过去常用磺胺和呋喃药物内部服用与含氯消毒剂外部消毒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赤鳞鱼在平原养殖试验来看,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方法,赤鳞鱼离开泰山也可以存活,而且还生长的很好。试验以配合饲料为主,鲜活鱼虫为辅,成活率达77.9%。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