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温沼气功能菌群的选育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低温定向培养,从高纬、高寒野外厌氧环境样品和冬季沼气池底泥样品中分别选育出野生低温功能菌群和沼气池低温菌群。在13℃和10℃低温条件下,野生低温菌群产气率达到0.14 m3/d.m3和0.10 m3/d.m3,但所产沼气的甲烷含量较低,只有51.0%和48.0%。同样温度下,沼气池低温菌群的产气率只有0.06 m3/d.m3和0.04 m3/d.m3,但所产沼气的甲烷含量较高,达到62%和56%。两类菌群混合发酵可显著改善产气性能,相同温度下,产气率可达到0.15 m3/d.m3和0.11 m3/d.m3,高于两类菌群单独发酵,是常温菌群的3倍以上;混合低温菌群所产沼气的甲烷含量为57.0%和52.0%,介于野生低温菌群和沼气池低温菌群之间,比常温菌群提高19.0%和16.0%。研究结果表明,混合低温菌群具有较好的低温产气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不同植物提取物组合对湖羊体外发酵及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开发反刍家畜降甲烷、促生长调节剂,采用体外产气法初步研究不同植物提取物、本试验构建的1株工程菌(1株表达α-淀粉酵母酶的酵母菌)及其不同组合对湖羊瘤胃发酵过程的影响。体外发酵试验表明,博落回提取物既有良好的降甲烷效果,又基本不影响微生物蛋白(membrane cofactor protein,简称MCP)产生:发酵12、24 h,对照组的甲烷产量分别为7.62%、11.74%,而博落回处理组分别为4.92%、6.14%;发酵36 h的微生物蛋白含量对照组为410 mg/L,而博落回处理组为408 mg/L;添加一定水平的工程菌在基本不影响MCP产生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降甲烷效果(降低甲烷产量12.9%);博落回提取物与大蒜油和工程菌组合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能抑制35.4%的甲烷产生,而其微生物蛋白产量还略高于正对照组,博落回提取物与肉桂油和工程菌组合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抑制20.2%的甲烷产生,微生物蛋白产量则基本与对照持平。进一步的动物试验表明,博落回提取物与大蒜油按一定比例组合加以一定量的活化工程菌,能降低甲烷生成促进湖羊生长。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分析凤仙花整株制备的固体粉剂和乙醇浸提液对瘤胃体外代谢参数和降甲烷效果的影响。采集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牛瘤胃液,以稻草粉、玉米粉和黄豆粉为人工饲料,通过体外瘤胃模拟培养法,研究了固体粉剂和乙醇浸提液不同添加量(0.5%,1.0%和2.5%)对甲烷和二氧化碳气体产生以及瘤胃发酵代谢参数挥发性脂肪酸(VFA)和微生物蛋白(MCP)等影响。结果表明,凤仙花固体粉剂处理在瘤胃发酵中总产气量最高,其次为乙醇浸提液,莫能菌素处理最低(P<0.05)。凤仙花和莫能菌素处理均能降低甲烷生成,其中固体粉剂处理效果最明显,仅有微量甲烷。莫能菌素处理中二氧化碳含量最低,凤仙花所有处理显著提高二氧化碳含量。莫能菌素和凤仙花降低氨态氮(NH3-N)含量,随着凤仙花添加量增加,NH3-N降低更明显。莫能菌素处理中MCP含量最低,凤仙花所有处理都高于莫能菌素和对照,固体粉剂处理的MCP提高效果最明显。莫能菌素处理降低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提高丙酸含量。凤仙花处理不同程度提高瘤胃中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总挥发性脂肪酸平均比对照高12.9%和20.2%。莫能菌素和凤仙花处理都降低乙酸/丙酸。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凤仙花明显降低甲烷生成,促进NH3-N向MCP转化,改变了瘤胃代谢模式。  相似文献   
4.
黄精(Polygonati Rhizoma)属于百合科黄精属植物,分为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黄精(PolygonatumsibiricumRed.)和多花黄精(PolygonatumcyrtonemaHua)。黄精多糖是提取自黄精的一种重要功能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炎和抗病毒等多种生理功能,能有效改善动物生长性能和提高免疫能力,因而其对机体的生理功能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但其在畜禽生产中的相关研究却不多。本文主要综述了黄精多糖的生理功能及相关分子机制、其在畜禽生产上应用研究进展,为推动黄精多糖进一步深入研究和畜牧业快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中药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O157:H7的抑制活性,为中药替代抗生素作为反刍动物饲料添加剂来抑制E.coli O157:H7等病原菌提供参考。采用水提法和醇提法从11种中药中提取抑菌活性成分,应用牛津杯法抑菌试验检测其抑菌能力,通过体外瘤胃发酵试验和RT-PCR评估其抑制E.coli O157:H7的应用效果以及半数致死量(LD_(50))来检验其毒性。结果显示,肉桂醇提液、丁香水提液、厚扑醇提液和黄芩醇提液对E.coli O157:H7抑制效果好、无毒(大鼠急性经口LD_(50)>15 000 mg/kg体重),但其抑菌具有广谱性。表明肉桂醇提液和丁香水提液具有代替抗生素作为反刍动物料添加剂抑制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布氏乳杆菌对杂交构树青贮品质以及杂交构树青贮替代不同比例花生藤对湖羊瘤胃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杂交构树青贮试验设置2组,对照组为新鲜的构树枝叶经机械粉碎后添加玉米粉10%、糖蜜2%~4%、尿素0.5%,含水量约为60%;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5×109 CFU/g布氏乳杆菌,每组3个重复,发酵10~15 d。体外发酵试验设置4组,杂交构树青贮替代花生藤比例分为0 (G0组)、30%(GS30组)、60%(GS60组)、100%(GS100组),每组设10个重复。结果显示,试验组杂交构树青贮具有较强的酸味和芳香味,呈黄绿色,质地松散,感官品质为良好。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杂交构树青贮的总能、pH值、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丁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体外发酵24 h,GS60组和GS100组产气量均显著高于G0组(P<0.05)。体外发酵24 h,GS60组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G0组和GS30组(P<0.05);各试验组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微生物蛋白含量显著高于G0组(P<0.05);...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甲壳素发酵液(Chitin fermentation liquid,CFL)在彭泽鲫(Carassius auratus variety pengze)幼鱼上效果,通过在室外养殖池水体中定期泼洒CFL,比较不同用量CFL(0.01%和0.02%)以及0.02%CFL和商品壳聚糖(Chitosan,C)联合应用效果,每个处理3次重复。饲养初始彭泽鲫体重为35 g左右,培养2个月后测定幼鱼生长性能和水体指标。结果显示:0.01%CFL、0.02%CFL和0.02%CFL+C三个处理彭泽鲫总体重与养殖初期比较增重均达到20%以上,增重效果分别比对照高101.5%、110.4%和172.7%。0.01%CFL和0.02%CFL处理的彭泽鲫消化系统中脂肪酶、蛋白酶和淀粉酶比对照高22.03%以上,但两个浓度之间差异不显著。CFL处理降低养殖水体中亚硝态氮、总氮和总磷含量,0.01%CFL处理分别比对照低29.4%、15.2%和77.8%,其它两个处理与0.01%CFL差异不显著。CFL处理降低了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彭泽鲫的死亡率,提高了保护效果。结果表明,甲壳素发酵液明显提高彭泽鲫抗病能力,促进鱼体生长,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挥发油对肉牛体外瘤胃发酵及微生物种群的影响,试验首先分析了不同水平的大蒜油、肉桂油和牛至油对瘤胃产气量及甲烷生成的影响,并筛选可降低甲烷生成量、但产气量变化不显著的挥发油添加水平(即大蒜油50 mg/L、肉桂油100 mg/L和牛至油200 mg/L)。进一步分析不同挥发油处理对瘤胃液p H值、VFA、NH_3-N和MCP浓度等发酵参数以及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除了200 mg/L牛至油使VFA显著下降外(P0.05),其余的p H值、挥发性脂肪酸、NH_3-N和微生物粗蛋白浓度等发酵参数变化不显著(P0.05);上述剂量的3种挥发油对真菌和原虫影响不显著(P0.05),对古菌抑制极显著(P0.01)。所以,大蒜油、肉桂油和牛至油可以有效的降低瘤胃的甲烷产量而不影响其发酵,具有开发反刍动物瘤胃降甲烷微生态制剂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处理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对瘤胃微生物体外产甲烷( CH4)及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采集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牛瘤胃液,以稻草粉、玉米粉和黄豆粉为人工饲料,通过体外培养法研究了凤仙花水浸提液、乙醇浸提液和固体粉剂3种处理方式不同添加量(0.5%、1.0%和2.5%)对气体产生以及瘤胃发酵参数pH、氨态氮(NH3-N)和微生物蛋白质(MCP)的影响.结果表明,凤仙花固体粉剂累积产气量最高,平均比对照提高了56.8%,乙醇浸提液和水浸提液分别平均比对照提高了24.7%和14.1%;凤仙花明显提高CO2含量,降低CH4和pH,且添加量越大,效果越明显,2.5%固体粉剂完全抑制CH4生成.凤仙花明显提高MCP含量,降低NH3-N含量,其中固体粉剂效果最显著,水浸提液效果最差.固体粉剂3个添加量使MCP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4.9%、139.7%和199.7% (P <0.05),NH3-N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1.1%、52.2%和55.4% (P<0.05).结果提示,体外培养条件下,凤仙花明显降低CH4生成、提高CO2生成,并促进NH3-N向MCP转化,且固体粉剂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甲壳素发酵液对草鱼和鲢鱼幼鱼养殖效果,用商品壳聚糖作参比,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分析甲壳素发酵液对鱼体生长和水质环境等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甲壳素发酵液处理组草鱼和鲢鱼幼鱼质量相对增长率比对照组高36.25%和122.47%(P0.05),草鱼体内脂肪酶、蛋白酶和淀粉酶3种消化酶分别比对照组高144.39%、29.53%和29.75%,鲢鱼体内消化酶比对照组高48.06%以上(P0.05)。与对照组比较,甲壳素发酵液显著降低水中亚硝态氮(61.84%)、氨态氮(30.06%)、总磷含量(52.43%),提高了草鱼对嗜水气单胞菌抗性。在试验条件下,甲壳素发酵液对草鱼和鲢鱼幼鱼起到一定的促生长作用,并能改善水质环境,甲壳素发酵液具有作为微生态制剂开发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