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1篇
水产渔业   7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随着大中型湖泊和水库养殖事业的迅速发展,对放养鱼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当前要培育出较大数量和较大规格的鱼种,却普遍存在鱼种池面积不足和商品饵料不够的矛盾。为了探索解决上述矛盾的途径,除了广辟饵料来源和肥料外,充分和合理地利用天然水域(如湖汊和库湾等大水面)及其中的饵料生物,  相似文献   
2.
淡水浮游动物的定量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所特有的四大家鱼,在鱼苗阶段均以浮游动物为食。体长10毫米左右的鱼苗生长的快慢和成活率的高低取决于水体中轮虫数量的多寡。在鲢、鳙的鱼种、成鱼阶段,浮游动物在食谱中仍然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两种消毒剂处理对萼花臂尾轮虫休眠卵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轮虫休眠卵,经过一定时间的储藏保存,其萌发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1,2]1)。已有研究表明,大量的细菌污染是导致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plicatilis)休眠卵萌发率降低的主要因素之一;使用适宜种类和浓度的消毒剂处理可显著地提高其萌发率[3]。有关淡水轮虫休眠卵的报道较少,为此我们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calyciflorus)休眠卵进行观察,并用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消毒剂对其进行消毒实验,旨在为轮虫休眠卵的有效保存和使用提供依据。1 材料和方法1.1 轮虫休…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稗草栽培的技术要点和鱼种合理放养的经验,测定了种稗塘堰底土和水中的氮、磷含量的变化,观察了稗草在分解过程中氮、磷营养物质的释放情况及其对浮游生物增殖的影响,进而对种稗养鱼的基本原理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拟运输条件的梨果实包装振动损伤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运输振动是导致果品机械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包装形式与缓冲衬垫性能是影响果品运输机械损伤的最关键因素。该文根据等效加速试验原理,模拟实际公路运输工况,试验研究不同缓冲衬垫对箱装水晶梨运输振动损伤保护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包装方式对于梨果实损伤的保护作用不同,瓦楞纸板衬垫与隔挡可以使梨果实损伤率减小15%~25%,瓦楞纸板衬垫、隔挡以及网罩的联合包装形式可以使梨果实的损伤率减小35%~45%。包装箱所处堆码层数对梨果实的振动损伤有重要影响,最上层梨果实的损伤最大,最下层梨果实的损伤次之,中间层梨果实的损伤最小。在同一包装箱内,最上层梨果实损伤最大,中间两层次之,最下层最小。  相似文献   
6.
pH对萼花臂尾轮虫种群动态和休眠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种群累积培养法,研究了pH3.5~11.5(间隔1.0)之间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calyciflorus)的种群动态及休眠卵的形成。结果表明,该轮虫在pH5.5~10.5为正增长,pH7.5时种群增长趋势最好;pH4.5时为负增长;pH3.5和11.5分别是该轮虫存活下限和上限。pH对轮虫休眠卵的产量和形成效率、平均混交雌体百分率和受精率皆具极显著影响。7.5是该种轮虫休眠卵规模化生产的最佳pH值,此时休眠卵的产量和藻类食物的形成效率最大,分别为(132567±20264)/(20ml·6d)和(11.05±1.69)/(6×106cells)。  相似文献   
7.
在天然水域中网箱养鱼是我国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养鱼业。我国网箱养鱼的特点是:以养殖鲢、鳙鱼为主,不投饲料,完全利用天然饵料。1973-1979年,我们在武昌东湖不同湖区进行了网箱培育鱼种的实验和生产性试验,探讨了提高网箱养鱼种效率的几个技术问题和网箱鱼种生长与浮游生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 在天然水域中网箱养鱼是我国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养鱼业。我国网箱养鱼的特点是:以养殖鲢、鳙鱼为主,不投饲料,完全利用天然饵料。1973—1979年,我们在武昌东湖不同湖区进行了网箱培育鱼种的实验和生产性试验,探讨了提高网箱养鱼种效率的几个技术问题和网箱鱼种生长与浮游生物的关系。本文着重探索网箱养鱼种中的几个生态—生理学问题。试验在室内外同时进行,网箱设置在东湖水果湖实验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