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鸡胚接种、传代,从病鸡肺、肾病料中分离出一株病毒、该病毒对鸡胚的致死率和卷曲胚的出现率均达到50%或50%以上;部分鸡胚的肾脏有白色尿酸盐沉积.结合病毒干扰试验和回归小鸡,本次分离物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发病鸡群的剖检变化以肾脏和输尿管的病变为主.同时伴发气囊炎.本次疫病确诊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肾病变型.  相似文献   
2.
<正>从贵阳驱车大约1 h多,记者便来到安顺市西秀区刘官乡水桥村一处相对平缓的坝子。放眼望去,一块块稻田里水平如镜,一行行秧苗泛着嫩绿。雨后的"绿色坝子"更显生机盎然。如今水桥村周围大约数百亩稻田,大都是由水桥村农机合作社来经管的。水桥村农机合作社就位于坝子周边的半山坡之上。整洁干净  相似文献   
3.
吴岘  王黔 《畜牧市场》2004,(6):10-11
我国的饲料业从无到有经过20年的发展,已逐步成为我国工业经济中一大行业(2002年饲料行业的年产值已超过1300亿元),为畜牧业的发展和满足城乡人民对畜牧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带动农民致富,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饲料工业蓬勃发展、产业化规模越来越大、产品质量和档次越来越高的背后,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很多饲料企业惨淡经营、举步维艰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科学养鱼》1987,(3):17-17
贵州省印江县农场乡大云村农民刘世昌,连续三年参加稻田养鱼高产试验。1984年稻田养鱼面积5亩,产鱼170公斤,收稻谷2580公斤;1985年养鱼面积6亩,产鱼293公斤,收稻谷3240公斤,1986年试验面积7亩,产鱼400公斤,收稻谷3685公斤。三年共产鱼863公斤,卖鱼收入2157.50元。稻田养鱼致了富,家里买了两头耕牛,还添置了电视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天柱县同一品系油茶幼林,进行有机肥、复合肥和氮肥3种肥料的对比试验。实验结果表明:3种肥料都能促进油茶幼树的高生长,特别是有机肥的作用最大,复合肥和氮肥次之。3种肥料对油茶幼树冠幅生长量的影响差异不明显。3种肥料都能促进油茶幼树枝长、春梢数和夏梢数的生长,但3种肥之间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县农业部门在大面积开展水稻、玉m、小麦、脱毒马铃薯等作物良种良法推广的基础上,为了充分利用我县大面积的冬闲烤烟地块,挖掘新的油菜移栽方法,发展油菜的轻型栽培技术,予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开展了多次烤烟地免耕移栽油菜的技术探索,成功的总结出了适宜我县普及推广的烤烟地免耕移栽技术,取得了较理想的示范效果,通过摸索,这一技术具有节约底肥、移栽成活率高、禾苗生长旺盛、提高地力、省工、省时、不误农时、耐旱、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等特点。同时,推广这一技术,还能促进我县烤烟、蔬菜生产和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6年1月25日,山东省梁山县徐集镇后杨楼村杨玉智,是颇有名气的养牛大户,因养牛走上了富裕路。他介绍说:“利用信用联社的贷款养纯种鲁西黄牛20多头,采用科学配方喂精饲料,其中1头种牛有1吨重。身高1.7米以上。黑龙江、辽宁等地的养殖场出1万元购买他都没卖。在梁山像这样重的黄牛很少。”图为吨牛。  相似文献   
8.
兴安盟林区自60年代开始引种长白落叶松,调查表明:长白落叶松耐寒耐旱,无严重病虫害,其生长量超过乡土树种兴安落叶松,且受气候影响较小,生长稳定,引种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3种不同配方和方法加工松花蛋。在不同日期抽样检查质量。结果得出用浸泡法制作松花蛋容易成功,合理率最高(100%),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三都县鼠情监测与防治提供依据,利用该县1997-2016年的农田鼠情监测资料对黄胸鼠的种群数量及繁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黄胸鼠为当地主要优势种鼠之一,占捕鼠总数的33.08%,是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不同年份及月份间种群数量差异显著,全年形成2个数量高峰期,第一峰期在3月,第二峰期在6-7月;不同季节均有发生,差异不显著。黄胸鼠在一年中均可繁殖,性比为0.82,多年平均怀孕率为23.33%,平均胎仔数为6.08只,平均睾丸下降率为54.62%,平均繁殖指数为0.63,不同月份间怀孕率、睾丸下降率及繁殖指数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每年3-5月和9-10月为当地农田鼠害防治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