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地膜覆盖对杂种落叶松二代林造林微环境和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落叶松二代林造林微环境、促进造林后幼林的生长,在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落叶松二代林造林过程中采用了地膜覆盖效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造林时铺设地膜能够显著提高土壤表层(0~10cm)温度和土壤上层(0~30cm)含水量(P0.05),生长季的初期(5月)、中期(6月)和末期(10月),土温分别提高0.9、1.6、0.7℃,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5.2%、1.8%、1.9%。覆有地膜的落叶松的高生长和地径生长均显著高于无地膜处理(P0.05),造林当年和第二年,覆膜与不覆膜的高和地径增幅分别为16.78%和3.23%及32.70%和21.21%。试验证明,落叶松造林过程中铺设地膜能够有效促进落叶松二代林成林阶段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毛白杨属杨柳科杨属,是我国特有树种,树干通直,高大,适应性强,生长快,是用材林和城乡绿化的优良树种,其优株的无性系苗木,生长速度比普通毛白杨快15%~20%,经济价值更高。但用常规无性繁殖时,如扦插、压条等,很难生根,加之繁殖材料有限,不仅用材多,费工费时,而且成活率低,繁殖系数不大,很难在短期内繁殖大量苗木。试管快繁对于毛白杨来说,无论在理论上和生产实践上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毛白杨的试管快繁技术已在造林育苗的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我们用植物组织培养法进行毛白杨的快速繁殖,在短时间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利用GIS软件提供的空间插值法分析处理南阳市宛城区离散的土壤养分监测点数据,将点状 数据插值为面状数据,并进行了棉花生长适宜性评价,此次工作结果不但对指导宛城区棉花的生产 有实际意义,而且此次的方法也可为其它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4.
无菌采集苏中地区兽医站、养殖场、动物医院疑似大肠杆菌感染的病死猪的有明显病变的肝、心、脾、肺等病料413份。通过细菌的分离培养,并进行生化试验和血清型鉴定,共分离到208株大肠杆菌,共鉴定出145株的的血清型,63株未能定型,定型菌株分别属于19种不同的血清型,同时对签定出的145株猪源大肠杆菌进行毒力基因检测,发现苏中地区猪大肠杆菌所含的毒力基因为含estⅡ的占50.3%,含estⅠ的占39.3%,含LT的占30.3%,含毒力基因Stx-2e的为20.7%,含Intimin的占15.9%。其中estⅠ和estⅡ较为流行。  相似文献   
5.
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是酰胺类化合物卵菌类杀菌剂,复配剂中单剂之一的氟吡菌胺杀菌机理与目前所有已知的卵菌类杀菌剂不同:主要作用于细胞膜和细胞间的特异性蛋白而表现杀菌活性,具有独特的"薄层穿透力",可加强药剂的横向传导性及纵向输送力,对病原菌的各主要形态均有很好的抑制活性;另一单剂霜霉威是一种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病菌细胞膜成分的磷脂和脂肪酸的生化合成,抑制菌丝生长、孢子囊形成和孢子萌发,具有局部内吸作用,与目前常用药剂如甲霜灵、杀毒矾等有不同作用机制,无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以甘露糖为还原糖进行美拉德反应对小清蛋白免疫活性的影响,通过将鲢重组小清蛋白(r PV)和甘露糖混合物在干热条件下(100°C)反应100 min制得糖化的r PV(Mr PV),采用Tricine-SDS-PAGE和斑点杂交(Dot-blotting)分析糖化前后r PV的聚合特性、免疫活性及消化稳定性的变化;采用圆二色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糖化对r PV的二级结构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r PV糖化后形成大分子量的片状聚集体;甘露糖糖化修饰的r PV免疫活性及消化稳定性均显著下降;美拉德反应导致r PV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的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减少,而β-折叠的含量显著增加。研究表明,以甘露糖为还原糖进行美拉德反应可有效降低r PV的免疫活性及消化稳定性,这可能与糖化后r PV聚集体的形成及二级结构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7.
王勇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9):209-213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木霉菌资源,对从菜田土壤中初步分离纯化获得的12株木霉菌株,采用对峙培养和生长速度测定法进行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高效拮抗木霉菌株的筛选,并通过翻译延伸因子序列同源性比较对其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菌株Tr-9701和Tr-1108的生长速度快,对病原菌的抑制率高,且协同应用有一定的增效作用。经对Tr9701和Tr1108翻译延伸因子同源序列分析,并结合其形态特征结果表明,Tr9701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和Tr1108为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绿色木霉和深绿木霉为菜田生境习居菌,2种菌株协同利用对蔬菜灰霉病有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应进一步设计利用多靶位木霉菌来提高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保护地菜豆菌核病的田间发病规律,为病害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分析,运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季节菜豆菌核病的发病情况,以及气象因子与菜豆菌核病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地表残花带菌检出率秋季高于春季;植株茎蔓发病率和豆荚发病率,秋季显著高于春季;10月份是菜豆菌核病的发病高峰期;在发病适期内,阴雨日数与发病率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方程式为Y=-7.5425+1.7153X,相关系数r=0.8516;天津地区菜豆菌核病菌能以菌核形式在土壤中安全越冬。秋季低温多雨有利于菌核病发生和流行,发病率与阴雨日数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对筛选获得的绿色木霉菌株Tr9701(Tr/ehodemmviride)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Tr9701对立枯病菌和灰霉病菌等多种病原菌具有较强抑菌活性。小区试验表明,Tr9701菌剂对黄瓜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在66.27%-73.46%间,对番茄灰霉病的防病效果在70:85%-80.06%间。并通过产几丁质酶活性等对其抗病机理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绿色木霉菌Tr9701产生几丁质酶,且经诱导处理酶产量明显提高.其酶粗提液对立枯病菌、灰霉病菌有显著抑制作用。显微观察显示绿色木霉菌对立枯病菌具有较强的寄生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利用GIS软件提供的空间插值法分析处理南阳市宛城区离散的土壤养分监测点数据,将点状数据插值为面状数据,并进行了棉花生长适宜性评价,此次工作结果不但对指导宛城区棉花的生产有实际意义,而且此次的方法也可为其它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