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菊科植物茼蒿有效成分提取工艺条件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回流提取法,以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按4因素3水平设计正交试验,筛选菊科植物茼蒿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分析极差R值表明,乙醇浓度、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及固液比对得率影响的主次顺序是:乙醇浓度〉萃取温度〉固液比〉萃取时间。最终确定菊科植物茼蒿有效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乙醇浓度为55%,萃取温度为95℃,萃取时间为2h,固液比为1∶8时得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家畜育种原理与应用技术》课程是动物科学专业、畜牧兽医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三方面,探索并实践了《家畜育种原理与应用技术》融合课程思政的方法与路径,提升了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培养了学农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乳中共轭亚油酸生成的新型调控剂——菊科植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组含有共轭双键的亚油酸(linoleic acid)的几何异构体和位置异构体的总称.目前有研究报道,菊科植物及其提取物能增加乳中CLA的含量.笔者主要综述了CLA的营养调控方法及菊科植物增加CLA含量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植物提取物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增强机体免疫力、调控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及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等方面.Wallace等研究发现,菊科植物及其提取物能增加乳中共轭亚油酸含量.菊科植物中常见的活性成分有倍半萜内酯、黄酮类、生物碱、挥发油、香豆素、三萜皂苷、倍半萜、菊糖、有机酸等.提取植物有效成分常采用的方法有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及超临界CO2法等.  相似文献   
5.
菊科植物茼蒿有效成分提取工艺条件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回流提取法,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按4因素3水平设计正交试验,筛选菊科植物茼蒿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分析极差R值表明,乙醇浓度、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及固液比对得率影响的主次顺序是:乙醇浓度>萃取温度>固液比>萃取时间。最终确定菊科植物茼蒿有效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乙醇浓度为55%,萃取温度为95℃,萃取时间为2h,固液比为1:8时得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试验采用回流提取法,以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按4因素3水平设计正交试验,筛选菊科植物茼蒿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分析极差R值表明,乙醇浓度、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及固液比对得率影响的主次顺序是:乙醇浓度>萃取温度>固液比>萃取时间.最终确定菊科植物茼蒿有效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乙醇浓度为55%,萃取温度为95℃,萃取时间为2h,固液比为1∶8时得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组含有共轭双键的亚油酸(linoleic acid)的几何异构体和位置异构体的总称。目前有研究报道,菊科植物及其提取物能增加乳中CLA的含量。主要综述了CLA的营养调控方法及菊科植物增加CLA含量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组合有共轭双键的亚油酸(linoleic acid)的几何异构体和位置异构体的总称.目前有研究报道,菊科植物及其提取物能增加乳中CLA的含量.主要综述了CLA的营养调控方法及菊科植物增加CLA含量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营养调控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种主要从反刍动物脂肪及其奶产品中发现的天然活性物质.一些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和亚麻酸)在反刍动物瘤胃内通过异构化和生物脱氢反应形成CLA;另外,反式油酸在动物细胞内经△<'9>-脱氢酶的脱氢作用也能形成CLA.笔者介绍了一些重要的营养调控措施,以提高奶牛乳脂中CLA含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