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受孵化后期的鸡胚疫苗接种技术的启发,美国科学家Uni和Ferket最早提出胚蛋注射(in ovo feeding)的概念并获得专利,即通过向禽胚中注射外源物质(如氨基酸、生长因子等),以研究这些外源因子在动物个体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在胚蛋注射技术的应用前期,主要探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复合物、白蛋白等对胚胎个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致力于提高孵化率和生长性能等方面[1].后来有学者开始研究特定外源物质对某些组织发育的影响,如探讨精氨酸、羟甲基丁酸钙(HMB)、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等对肠道、肌肉、骨骼等组织发育的作用.最近几年,有学者开始从分子水平上来研究某些因子对组织发育的作用机理.如IGF-1对肌肉组织中某些基因表达规律的研究.本文从不同的注射位点入手,结合胚胎发育期的营养、发育特点及研究实例进行介绍,希望能为该技术在家禽胚胎水平上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卵内注射技术,注射120、100、80和0(对照组)ng.mL-1的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rhIGF-1)到孵化中的鸭胚蛋白中,并检测2日龄雏鸭胸肌发育和卵泡抑素(FST)表达的情况,探讨不同浓度rhIGF-1对FST表达及鸭胸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卵内注射不同浓度的rhIGF-1对雏鸭体质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雏鸭胸肌质量、胸肌率随rhIGF-1注射浓度的增加而升高,120 ng.mL-1处理组胸肌质量、胸肌率相对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120 ng.mL-1的rhIGF-1处理组肌纤维直径和横切面积最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ST基因在雏鸭胸肌中的表达水平也随rhIGF-1的浓度增大而升高,其中以120 ng.mL-1处理组FST基因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它各处理组(P<0.05)。结果表明IGF-1对FST的调控作用以浓度依赖的方式进行,高浓度的IGF-1导致FST高表达并促进肌肉发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