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沙葱、沙葱水溶性提取物和脂溶性提取物对肉羊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用24只体况良好、体重为(37.1±0.5) kg的杜寒F1杂交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沙葱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沙葱粉[10.0 g/(d·只)],脂溶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沙葱脂溶性提取物[2.8 g/(d·只)],水溶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沙葱水溶性提取物[3.4 g/(d·只)]。饲养试验共持续7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在正试期的第0、30和60天晨饲后2 h通过口腔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微生物的含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在60 d时,饲粮中添加沙葱及其提取物显著提高了瘤胃液pH(P<0.05),降低了瘤胃液氨态氮的浓度(P>0.05),但均未超过正常范围;饲粮中添加沙葱显著提高了瘤胃液菌体蛋白浓度(P<0.05)。2)与对照组相比,在60 d时,饲粮中添加沙葱和其脂溶性提取物显著提高了瘤胃液丙酸浓度(P<0.05),添加沙葱显著提高了瘤胃液丁酸浓度(P<0.05)并显著降低了异丁酸的浓度(P<0.05),乙酸、戊酸和异戊酸浓度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与对照组相比,在30、60 d时,饲粮中添加沙葱及其提取物显著提高了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和黄色瘤胃球菌含量(P<0.05),对溶纤维丁酸弧菌、甲烷菌、白色瘤胃球菌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60 d时,饲粮中添加沙葱水溶性提取物显著提高瘤胃液真菌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沙葱显著降低瘤胃液原虫含量(P<0.05)。综上,沙葱及其提取物改善了瘤胃发酵模式,显著影响了肉羊瘤胃微生物区系。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沙葱粉或复合益生菌制剂对杜寒杂交羊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液菌群多样性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杜寒杂交羊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各组饲喂饲粮如下:对照组,基础饲粮;沙葱组,基础饲粮+沙葱粉(沙葱粉添加量为饲粮干物质的0.46%);复合益生菌组,基础饲粮+复合益生菌制剂(复合益生菌制剂添加量为饲粮干物质的4.35%)。饲喂90 d后,随机从每组羊群中选取体重相近的试验羊4只,屠宰后采集瘤胃液,检测瘤胃发酵参数,并运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瘤胃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复合益生菌组瘤胃液乙酸浓度显著提高(P0.05),沙葱组瘤胃液乙丙比下降(P0.05),复合益生菌组瘤胃液乙丙比则升高(P0.05)。2)复合益生菌组瘤胃液香农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沙葱组瘤胃液香农指数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 0.05)。3)在前10种菌门中,沙葱组各菌门相对丰度与对照组存在差异,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复合益生菌组拟杆菌门、疣微菌门和互养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科水平上,沙葱组和复合益生菌组氨基酸球菌科的相对丰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沙葱粉或复合益生菌制剂均可以改变瘤胃发酵类型,并可不同程度地丰富瘤胃液菌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植物提取物因具有无残留、无抗药性、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而被作为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中,为畜禽健康、安全生产以及为人类提供优质畜产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植物提取物的主要生物学活性成分,并着重阐述了植物提取物对肉羊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瘤胃发酵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旨在为天然植物源饲料添加剂的研发并在肉羊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料添加剂对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选取30只健康、体重[(42.5±3.1)kg]相近的6月龄杜寒杂交F1代肉羊,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G1组)试验羊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G2组)试验羊饲喂添加了沙葱粉的基础饲粮,沙葱粉按照每只每天20 g的量添加,试验组(G3组)试验羊饲喂添加了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基础饲粮,微生物发酵饲料按照每只每天100 g的量添加。试验期为75 d,其中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为60 d。在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3只羊进行屠宰,分别从肾脏周围、腹部皮下以及尾部采集脂肪样品,测定其脂肪酸组成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显示:与G1组相比,1)G2组和G3组肉羊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G2组肾周、腹部皮下以及尾部脂肪组织中亚油酸(C18∶2cis-6)、α-亚麻酸(C18∶3n-3)、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n-3)、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6 PUFA的含量以及PUFA/饱和脂肪酸(SFA)的值显著提高(P0.05),硬脂酸(C18∶0)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G3组腹部皮下和尾部脂肪组织中DHA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肾周脂肪组织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C18∶0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3)G2组和G3组尾部脂肪组织中n-6 PUFA的含量以及n-6/n-3的值显著提高(P0.05),G2组肾周脂肪组织中n-3 PUFA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G3组肾周脂肪组织中PUFA/SFA的值显著降低(P0.05);4)G2组和G3组腹部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中SOD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MD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5)肉羊腹部皮下(R2=0.967)、尾部(R2=0.965)和肾周脂肪组织(R2=0.992)中M DA含量和SOD活性与PUFA沉积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P0.001),其中MDA对多元回归方程的贡献为负增加,而SOD为正增加。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沙葱粉和微生物发酵饲料均能够提高舍饲杜寒杂交肉羊的生长性能;饲粮中添加沙葱粉可有效改善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并可提高脂肪氧化稳定性,改善脂肪品质;饲粮中添加微生物发酵饲料对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改善效果欠佳,但可提高脂肪的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坏死性凋亡作为一种程序性死亡方式,参与卵泡发育、黄体分解等生殖过程,但其在哺乳动物卵巢生殖细胞上的具体机制尚未阐明。本文综述了坏死性凋亡具体分子机制、鉴定手段及其对哺乳动物卵巢生殖细胞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坏死性凋亡在哺乳动物卵巢生殖细胞上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初情期启动的早晚关系到雌性动物的繁殖性能,GnRH是动物初情期启动过程中的关键基因,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GnRH mRNA表达量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选择初情期前、临近初情期和初情期雌性小尾寒羊的下丘脑作为样本,利用亚硫酸氢盐测序(BSP)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了初情期不同阶段小尾寒羊GnRH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和GnRH mRNA的表达量,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尾寒羊到达初情期时,GnRH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尤其是在启动子区-570位点降低最明显,而随着初情期的启动GnRH mRNA表达量呈上升趋势。结果提示,初情期启动过程中,GnRH mRNA表达量升高可能与下丘脑GnRH基因启动子区特定位点甲基化水平降低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采用牛津杯法测定4株乳杆菌(罗伊乳杆菌、格氏乳杆菌、约氏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对致病菌的抑菌活性,使用含有3,3,5,5-四甲基联苯胺和辣根过氧化物酶的MRS琼脂培养基测定乳杆菌产过氧化氢能力,最后通过蛋白类排除试验、抑菌物质热稳定性试验、有机酸排除试验和过氧化氢(H_2O_2)排除试验分析4株乳杆菌主要的抗菌物质。结果显示:4株菌株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约氏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能够产生H_2O_2;约氏乳杆菌主要的抗菌物质为有机酸,罗伊乳杆菌、格氏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主要抗菌物质除了有机酸外,仍可以产生细菌素。结果表明:罗伊乳杆菌、格氏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可以作为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益生菌使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DNA甲基化抑制剂等试验分析了DNA甲基化在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牛子宫内膜细胞IL-6和IL-8表达上调中的作用。首先用1mg/L LPS处理牛子宫内膜细胞24h,研究其对细胞IL-6、IL-8和TLR4(Toll-like receptor 4,TLR4)、DNA甲基化酶(DNMT1、DNMT3A、DNMT3B)和DNA甲基化结合蛋白2(methyl CpG-binding protein 2,MeCP2)表达的作用,随后用1,2,5,10μmol/L 5Aza-dc分别预处理牛子宫内膜细胞0,24,48,72h,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IL-6和IL-8表达。结果显示:1mg/L LPS处理可显著上调牛子宫内膜细胞IL-6、IL-8、TLR4、DNMT1、DNMT3A、DNMT3B和MeCP2的表达,5Aza-dc预处理可显著提高LPS诱导的牛子宫内膜细胞IL-6和IL-8表达上调,且其作用效果存在浓度和时间依赖效应。结果表明:LPS通过抑制DNA甲基化诱导牛子宫内膜细胞IL-6和IL-8mRNA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沙葱及其提取物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和脂肪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选用月龄相近、体重35 kg左右的健康小尾寒羊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沙葱多糖(多糖组)、10 g/(d·只)沙葱粉(沙葱组)、10 g/(d·只)沙葱提取多糖后的滤渣(滤渣组)。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滤渣组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增加(P0.05),多糖组和沙葱组的ADFI均有增加趋势(0.05≤P0.10);沙葱组和滤渣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均有增加趋势(0.05≤P0.10); 3个试验组的料重比(F/G)均无显著差异(P 0.05)。2)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的背最长肌中肌内脂肪(IMF)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个试验组的血清瘦素(LEP)含量显著升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多糖组和滤渣组背最长肌中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1(DGAT1)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沙葱组和滤渣组背最长肌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 mRNA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多糖组背最长肌中激素敏感脂肪酶(HSL)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沙葱、沙葱多糖、沙葱提取多糖后的滤渣均不能显著改善小尾寒羊生长性能和背最长肌中肌内脂肪沉积,但均可显著提高血清LEP含量,并且可以不同程度地调节背最长肌中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