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 大肠杆菌病又称仔猪白痢,是哺乳猪常发的一种急性传染病,2—3周龄仔猪在冬春季节较多发病。本病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常常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的损失。目前,我国对仔猪白痢尚无较好的防治药物。现在,根据日本的资料,介绍一种防治仔猪大肠杆菌病的方法。即用磺胺二甲氧嘧啶(SDM)和三甲氧苄氨嘧啶(TMP)  相似文献   
2.
一般都是用改良的加利福尼亚乳腺炎试验(改良CMT)在野外诊断乳房炎。虽然该试验非常好,但对严重乳房炎的治疗判断多少还存在些问题。含有抗生素的生乳是不能出售的,所以重要的是要判断出挤  相似文献   
3.
<正> 治疗乳房炎的常用药物是磺胺类制剂或抗生素药剂。但每不能完全治愈而转为慢性乳房炎。而且应用抗生素治疗本病会带来许多遗留问题,如乳汁中残留抗生素、细菌产生抗药性等。因此这里简单介绍日本用旋咪唑治疗乳牛慢性乳房炎的资料,供大家参考。由于左旋咪唑有活化免疫,调整免疫功能的作用。调整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机能的作用。因此,左旋咪唑可以增强机体的防卫能力。  相似文献   
4.
牛发生豁鼻后,都是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整复。为了提高成功率,对补鼻术做了一些改进。经治30例,成功率达97%。并且基本上消除了补鼻后鼻镜上翻的现象。现介绍如下: 1.为了便于操作,用2%普鲁卡因进行  相似文献   
5.
乳汁中的细胞数在服药后2—3日显著减少,4—7日明显增加。乳汁中的细菌数在眼药后4—11日显著减少。服药后7日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增加,T淋巴细胞的比例上升,说明细胞免疫机能得到了改善。牛的乳房炎和不孕症是威胁酪农经营的二大疾病。尽管长期以来我国曾对乳房炎采取了种种预防措施,但现在发病仍多,隐性乳房炎并无减少趋势。至今对乳房炎是以治疗为主。除由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相似文献   
6.
7.
我们在1983年1~4月测定了715头黑白花乳牛的 T—CHO 值,调查了影响此值变动的主要原因。另外,就 T—CHO 值与疾病发生的关系作了探讨。胎次、分娩后日数、泌乳量及疾病给T—CHO 值带来较大的影响。体重、TDN 及CP 量对 T—CHO 值影响不明显。然而,参照胎次、分娩后日数及泌乳量是不可能以 T—CHO 值来判断出牛是否会发病。即发生疾病时虽然 T—CHO 值低,但仅根据 T—CHO 值是不能够确定牛是否会发病。关于干乳期血清总蛋固醇值(下称,T—CHO 值)和分娩后发生疾病的关系,已有Sommer 和 lottthammer 等、权等及安倍等的报道,他们指出作为预防乳牛分娩后发病的诊断,干乳期的 T—CHO 值有重要的作用。可是,至今还没有见到过泌乳期乳牛的T—CHO 值和疾病发生的关系的报道,我们对此作了一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