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春在江苏省如皋市推广饲养中细纤度家蚕新品种苏秀×春丰7 000盒,平均盒种产茧45.26 kg,平均盒种产值1 806.04元,平均虫蛹率97.5%。农村试验点养蚕与丝质成绩结果表明:新品种在农村饲养性状稳定,和审定成绩基本一致,全龄经过为26 d 14 h,盒种产茧量为45.8 kg,万蚕用桑量为320.7 kg,茧丝长1 608.5 m,茧丝纤度为2.766 dtex。新品种表现出明显的纤度细、茧丝长长的优良性状,生产性能稳定,深受蚕农和丝厂的欢迎,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如东县2019年冬季进行了广食一号全龄配合饲料饲育的试验。试验种广食一号与对照种菁松×皓月(反交)相比,全龄龄期经过相仿,公斤茧粒数较少,张种产茧量、茧层率较高,粒茧丝长略长,茧丝纤度略粗,清洁、洁净分值较高,鲜毛茧出丝率较高。试验表明,广食一号对配合饲料的适应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瞿芳  严松俊 《江苏蚕业》2003,25(4):35-36
<正> 2001年10月,南通市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确定为全国综合标准化蚕桑生产示范区。南通市对此十分重视,专门成立了“实施领导小组”和“技术工作组”,并于2002年春蚕期首先在海门市正余镇新和村、通州市西亭镇西禅村设立了国家级蚕桑标准化示范区市级实施示范点。笔者深入调查了解,发现当前农村中虽然对小蚕共育较为重视,共育率不低,但在共育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值得引起注意。作为“标准化示范区”来建设的地区,尤其要做好“标准化”这个文章,以利于蚕桑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如东县2019年组织全龄配合饲料(人工饲料)养蚕示范6批次,饲养蚕种35.0盒.开展家蚕人工饲料养蚕实践,可为探索饲料养蚕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文章报告了如东县2019年晚晚秋蚕期菁松N×皓月N全龄人工饲料养蚕试验情况。该品种全龄经过25d12h,公斤茧平均572粒,张种产茧30.2kg,良蛹率100%,50g鲜茧平均茧层原量9.75g,上车率86.01%,粒茧丝长1239.0m,解舒率71.46%,茧丝纤度2.079D,洁净95.00分、清洁99.0分,鲜毛茧出丝率13.20%。作者认为,菁松N×皓月N蚕品种仍然保留了原来菁松×皓月蚕品种对人工饲料适应性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严松俊 《北方蚕业》2000,21(3):34-35
所谓条桑斜面养蚕,就是直接剪取桑树新梢或桑条饲蚕,给桑时,将枝条叠放于四周墙壁或预先搭好架子所构成的蚕座上,形成斜面,每日给桑一次,龄期中无须除沙的新型饲蚕技术.此法饲蚕能极大地提高蚕室、蚕具及桑叶的利用率,省工节本.蚕期中,蚕儿、桑叶、蚕类可实现自动分离,减少了相互间的污染,蚕儿能充分饷食,体质强健,是目前较为新颖实用的饲蚕技术.  相似文献   
7.
针对近年来桑疫病威胁蚕桑生产安全的问题,研究了桑疫病发生的病症与发生规律,分析了其发生原因,进行了防治方法试验,总结归纳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冬季桑蚕原种全龄人工饲料育的可行性,如东县2018年初冬开展了皓月原种全龄人工饲料饲育试验。试验结果认为:从幼虫期的饲养来看,皓月原种全龄人工饲料育基本成功,但全茧量、茧层率、单蛾产卵数以及受精率远低于该品种在普通桑叶饲育条件下的表现;饲料中同时添加适量氟苯尼考和环丙沙星,有利于减少死笼茧率,其单蛾产卵数、受精率比例在各试验区中最高,未产卵蛾数、未产卵蛾比例在各试验区中最低;上蔟时体喷蜕皮激素对全茧量与茧层率影响并非十分明显,但受精率和未产卵蛾比例则均呈现明显下降;5龄饲料中蛋白含量低,导致全茧量、茧层率、单蛾产卵数、受精率、未产卵蛾比例等显著下降。推测目前试验所用的家蚕人工饲料尚不能满足家蚕原种生长发育的需要,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9.
在优质茧产业化基地推广应用苏州大学育成的家蚕新品种苏秀×春丰,新品种在农村饲养性状稳定,其孵化、眠起、上蔟齐一,喜吃成熟叶,抗病力较强,产量高,效益好,春秋均可饲养,适合农村推广。特别其具有茧丝纤度细、茧丝长、茧丝纤度综合均方差小的特色,适合缫制高品位生丝,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对蚕茧收购秩序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松俊 《北方蚕业》2001,22(2):37-38
蚕茧是蚕桑生产的终端产品,是茧丝绸行业的基础原料,其产量的多少、质量的好坏,都对整个茧丝绸行业有着重大的影响。蚕茧收购工作是连系茧丝绸行业中农业和工业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是联系蚕桑生产和缫丝工业的桥梁。在整个茧丝绸行业的系统工程中,它既是蚕茧生产的延续,又是缫丝工业的前道工序。可以说蚕茧的收购工作肩负着为农服务和茧质保全的双重重大责任。首先,蚕茧是特殊的鲜活商品,必须通过专业设施按照特定的要求来加工处理,现阶段农民一家一户尚不具备处理鲜茧的能力;由于蚕茧的纯商品属性,其用途较为单一,不及时处置又无法通过其他消化,因此,切实搞好蚕茧收购是服务蚕农、保护蚕农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同时,蚕茧的质量固然与蚕儿的饲养密切相关,包括蚕种、桑园管理、饲蚕环境、饲养技术水平等等,但是,当这些因素确定之后,鲜茧在收购过程中是否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对茧质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