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借鉴传统的病虫防治理论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火其 《农业考古》2000,(1):245-247
自从化学农药发明以来,使用农药成为防治病虫的主要手段。随着农药的大量使用,农药污染环境,污染农畜产品,破坏生物多样性等副作用,日益显现。更为严重的是,许多病菌害虫产生了抗药性,这就增加了防治病虫的难度。为了控制病虫危害,人们或者加大农药用量,从而加大对环境和农畜产品的污染;或者研制和开发新的农药品种。新农药品种的开发不仅意味着巨大的投入,而且研制开发的速度往往赶不上病菌害虫抗药性产生的速度。农业病虫危害的防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防止病虫危害方面,我国的传统农学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技术,这一理和技术在…  相似文献   
2.
1 525份有效问卷的调查表明,中国畜牧行业大多数从业人员对动物福利有基本的认知。如75.4%的从业人员听说过动物福利,76.5%的从业人员赞成就动物福利立法,强迫生产者为猪鸡提供良好的生长和生存条件等。从业人员普遍认同动物的生理福利和环境福利,但对行为福利等却认知不足。从业人员在赞同动物福利的同时,又不太愿意因推行动物福利而承担过大的成本,如59.8%的从业者只愿意承担因遵守动物福利而导致5%及以下的成本增加。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从发生之初就是种植业与养殖业并存的经营结构,并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的农业经营传统,这个传统一直持续了两千多年,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小农家庭种养结合的农业传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主要包括了生存需求、文化需求、饮食需求等。  相似文献   
4.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江苏省农业科技工作的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科技进步的主体发生了变化。针对新的情况和存在问题,主张政府增加投入,稳定现有基层农技队伍,改善市县农科所的工作条件;建立先进性和有用性两套评价体系,以鼓励科技人员解决江苏省农业生产中的实际技术问题;鼓励外资、民营资本等投资农业,鼓励专业大户、农民经济组织等的发展;政府收购和推广各种实用农业技术等。  相似文献   
5.
水是生命的基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长期以来,我们把发展农田灌溉作为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农业产量的首要措施。但是,进入九十年代,作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灌溉用水来源的黄河,年年断流。1991-1996年断流时间分别为16天、82天、61天、75天、122天、133天,1997年断流时间在200天以上。这不能不影响到灌溉农业的发展。我国的黄河流域,水分蒸发量大,而降水有限。年降水量小于蒸散量的基本自然条件,决定了这一地区,灌溉用水的来源是有限的。我们不能无限制地发展灌溉农业。黄河不断加重的断流现象,给灌溉农…  相似文献   
6.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江苏省农业科技工作的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科技进步的主体发生了变化。针对新的情况和存在问题,主张政府增加投入,稳定现有基层农技队伍,改善市县农科所的工作条件;建立先进性和有用性两套评价体系,以鼓励科技人员解决江苏省农业生产中的实际技术问题;鼓励外资、民营资本等投资农业,鼓励专业大户、农民经济组织等的发展;政府收购和推广各种实用农业技术等。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先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已经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存在,并在生产生活中充分利用生物多样性.人们发现不同的地域特征、气候条件,适宜不同的农作物生长,如果不顾各地的自然状况而不加分别地种植一样的作物,很可能劳而无功.  相似文献   
8.
彝族传统农业具有环境利用、作物种植以及畜牧养殖的多样性。根据环境条件安排农作生产,利用混作、间作、套作、混牧以及农牧结合等生产技术模拟自然的生物多样性,彝族传统农业获得了良好的收益,维护了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现代农业以单一化规模生产取代传统农业的多样性,不论是“以粮为纲”还是“以钱为纲”的发展方式,带来的是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灾害性气候频发以及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等问题。发展适应环境特点的、适度规模化的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利用森林植被发展林下种养殖,应用现代生物多样性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业产出和效益,将是彝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1964年,鲁斯.哈里森女士对英国集约化养殖农场进行深入调查后,出版了 《动物机器》.此书引发了公众对集约化养殖的质疑与争论,同时引起了政府的关注.作为回应,1965年英国政府成立了布兰贝尔委员会,调查集约化养殖农场动物福利的问题,并发布了著名的 《布兰贝尔报告》.《动物机器》 的出版还直接推动了英国1968年 《农业(杂项条款)法令》 以及 《欧洲保护农场动物公约》 的诞生,对动物福利科学的兴起也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般认为,中国文革时期的农业科研工作处于一种停滞或倒退的状态。本文从土壤肥料、植物保护、遗传育种、作物栽培、耕作制度等方面的考察表明,文革时期的中国农业科研工作是有重要进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