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苏木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组成,选择林龄48 a生的苏木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量了不同林分密度林内枯落物。结果表明:(1)研究区枯落物储量为10.71~19.54 t·hm~(-2),其中半分解层储量为5.90~11.92 t·hm~(-2),未分解层储量为4.81~7.63 t·hm~(-2)。(2)各林分密度枯落物储量为1 800株·hm~(-2)900株·hm~(-2)500株·hm~(-2)1 100株·hm~(-2)。枯落物厚度为2.40~4.72 cm,其中半分解层厚度为0.67~1.80 cm,未分解层厚度为1.73~2.92 cm。(3)各林分密度枯落物含水率均表现为未分解层小于半分解层,枯落物含水率为林分密度500株·hm~(-2)1 800株·hm~(-2)900株·hm~(-2)1 100株·hm~(-2)。  相似文献   
2.
发展经济林是增强林业发展动力、推进生态建设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有效利用国土资源、保障国家粮油食品安全的战略选择。文章简述了乌兰察布市经济林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以大青山30年生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2 000~4 000株/hm~2密度内不同林分密度对不同坡向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北坡和东坡的油松人工林生长规律对林分密度的响应趋势一致,即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冠幅、平均冠长均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减小,林分密度对高径比的影响无明显规律。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北坡受林分密度的影响大于东坡,建议在此地区进行抚育时,北坡和东坡采取不同的抚育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论述了乌兰察布地区通道绿化栽植技术。结合该地区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阐述了苗木的选择、栽植前的保护和处理措施、苗木的栽植方法与抚育管护等栽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园林植物作为园林空间构成的要素之一,其重要性在现代园林中日益表现出来。植物景观的空间以各种变化方式组合在一起,而植物的大小、形态、色彩、质地和季相变化等特征就成为影响植物构成空间的相关因素。利用植物可构成五大基本空间类型,它们在园林绿地中具有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从植物构成景观空间的特性出发,以呼和浩特青城公园为例,分析了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基本类型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比较野生型与过氧化物酶Ⅱ(PrxⅡ)基因敲除型小鼠毛囊发育的差异,探究PrxⅡ基因对小鼠毛囊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石蜡切片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的方法,在毛囊不同发育时期(胚胎期第16. 5天、出生第2天、出生第50天),比较野生型与PrxⅡ基因敲除型小鼠皮肤厚度、毛囊数量,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皮肤组织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Myc癌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野生型小鼠相比,胚胎期第16. 5天、出生第2天PrxⅡ基因敲除型小鼠皮肤厚度无明显变化;胚胎期第16. 5天PrxⅡ基因敲除型小鼠毛囊数量无明显变化,出生第2,50天PrxⅡ基因敲除型小鼠毛囊数量明显增加;胚胎期第16. 5天PrxⅡ基因敲除型小鼠β-catenin、Cyclin D1和C-Myc癌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出生第2天PrxⅡ基因敲除型小鼠皮肤组织中β-catenin、Cyclin D1和C-Myc癌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上升。说明在PrxⅡ基因敲除小鼠皮肤组织中,β-catenin、Cyclin D1、C-Myc癌基因表达水平上升,参与毛囊发育过程,调节毛囊数量。  相似文献   
7.
8.
9.
乌兰察布市古树名木及珍稀濒危树种资源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掌握乌兰察布市现有古树名木和珍稀濒危树种资源现状,乌兰察布市林业局于2010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全市开展古树名木和珍稀濒危树种资源调查工作。调查结果表明,全市有古树名木15株,珍稀濒危树种12种,并提出了古树名木和珍稀濒危树种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不同玉米栽培模式对中温带典型暗棕壤腐殖质组分数量及结构的短期影响,以吉林省磐石市实施3 a的定位栽培试验为供试对象,分别研究高光效休耕轮作栽培(HPE)、地膜覆盖的高光效休耕轮作栽培(PM-HPE)、宽窄行交替休闲栽培(WNR),以及农民等垄宽常规栽培(CC)下各栽培模式的种植带和休耕带两个功能区对暗棕壤总有机碳、水溶性物质、胡富质量分数比(w(C_(HA))∶w(C_(FA)))、胡敏素以及胡敏酸、富里酸溶液光学性质(E_4/E_6与△log K值)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1)休闲栽培措施在短期内易使暗棕壤总有机碳发生矿化,但其对水溶性物质及其占总有机碳中比例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其中PM-HPE模式对水溶性物质的保蓄效果最佳。休闲栽培下密植玉米的种植带对水溶性物质含量有所消耗,使更多水溶性物质固存在休耕带;(2)休闲栽培更有利于暗棕壤胡敏酸质量分数的消耗以及富里酸组分的累积,使其腐殖质活性增加、品质降低。适度休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胡敏酸相对比例的损失,更有利于腐殖质品质的稳定。休耕有利于腐殖质结构向简单化方向进行,而在种植带,暗棕壤富里酸分子有进一步缩合的趋势;(3)高光效栽培促进了微生物对胡敏素的矿化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