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9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原地区肉鸡能量、氮和氨基酸代谢率测定及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经典全收粪代谢试验方法和Sibald强饲快速法,在青海省西宁地区测定了爱拔益加肉仔鸡的能量、氮和氨基酸代谢率,并对肉用公鸡和蛋用公鸡的代谢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原地区肉用公鸡生长期(29-60日龄)的能量、氮和氨基酸代谢率随日龄的增加而降低;日粮能量、蛋白水平对其能量代谢率无影响,对氮和氨基酸代谢率有影响。35-38日龄和57-60日龄期间,肉用公鸡的能量代放率和总氨基酸代谢率显著低于蛋用公鸡;4-5月龄肉用公鸡的表观能量代谢率显著低于蛋用公鸡。未去盲肠公鸡对豆粕、肉骨粉、脱毒菜籽饼的氨基酸表观和真代谢率高于去盲肠鸡;公鸡去盲肠后对低纤维素日粮中的消化率影响较大;内源物矫正对鸡代谢试验测定结果具有可靠性和精确性。用体外胃蛋白酶法测定的三种蛋白质饲料的氨基酸代谢率与体内法具有较好的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2.
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藏羊血制备食用蛋白的工艺进行了分析。经分析食用蛋白粉水解最佳条件为:酶解用酶量4.5g,酶解温度为46℃,酶解时间为7.5h,酶解的pH值为10.5,活性炭作用于水解液时由室温升至80℃所需最佳时间为6~8min。  相似文献   
3.
用RAPD标记研究7个猪种间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对互助猪、荣昌猪、甘肃白猪、长白猪、约克夏猪、杜洛克猪、汉普猪共7个品种的DNA池进行了多态型研究,分析了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甘肃白猪虽然是由国外品种和地方品种培育而成,但其亲缘关系更接近于中国猪品种;约克夏猪与其它欧洲猪种亲缘关系较远,这可能与约克夏猪在培养过程中亲本遗传背景较为复杂有关。  相似文献   
4.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藏羊血中提取血红素的最优工艺条件,即:溶血时添加蒸馏水1倍、氯仿5倍、分离血红素时加丙酮5倍、离心时间为20min,pH值为3。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合成母系各世代猪(F1、F2白系,F2黑系,F4白系,F4黑系)以及互助猪(对照组)的日增重进行比较,发现F4白系和F2的黑白两系日增重均显著高于F1代(P<0.05)),极显著高于F4黑系(P<0.01),F1代显著高于F4代(P<0.05)。平均料肉比除F4代黑系外,基本都在4∶1之内。合成母系与互助猪相比,日增重提高了200g以上,每增重1kg体重耗料降低了1kg以上。以上结果表明,合成母系的生产性能优于互助猪。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三种类型牦牛生产性能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6~7月在青海省各地采集环湖型、高原型、白牦牛三种不同类型牦牛的毛绒、奶样进行常规测定,并对体尺进行测定,体重是由体尺进行计算得到估测体重.结果表明成年牦牛的各项体尺在过去的20年里变化不明显,牦牛的体重呈下降趋势.三种类型牦牛奶的水分、乳蛋白、乳糖差异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7.
互助猪保种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随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分析了互助猪两个保护核心群18头个体的遗传变异,用Shannon指数计算了遗传变异在两个保种核心群群体内和群体间的分布。结果表明:互助猪两个保护核心群遗传变异有一定差异,分别为49.00%和34.58%。这是由于两个保种群规模不同,导致世代近交增量也不同,同时长期的自群繁育阻碍了基因的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8.
采用Sibbaldi“TME”改良法,测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419工厂生产的GSD-水解蛋白饲料的代谢能和氨基酸消化率。结果:该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为81.06%,总氨基酸含量为64.45%,赖氨酸含量与豆粕接近(为2.36%),可消化赖氨酸为1.11%,总氨基酸真消化率为44.59%,总必需氨基酸真消化率高于总非必需氨基酸真消化率8个百分点;真代谢能值为6.7057MJ/kg。结果说明,GSD-水解蛋白饲料是一种值得开发的新型蛋白质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9.
随机选取青海贵德黑藏羊毛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贵德黑藏羊公、母羊毛辫长度平均分别为26.65cm和24.157cm。羊毛纤维类型的重量百分比,公、母羊粗毛、两型毛、绒毛和干死毛分别平均为46.01%、22.85%、30.74%、0.40%,净绒率为76.77%;毛纤维细度公、母羊粗毛、两型毛、绒毛分别平均为53.88μm、25.43μm、20.45μm。表明,黑藏羊毛具有毛辫长度长,粗毛、绒毛、两型毛比例适中,且干死毛含量少,毛纤维细,净绒率高的特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