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11月到2006年5月份,我市及周边县市养鸡户在已经接种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产蛋鸡群、育成鸡和未接种H5亚型油苗的肉鸡群、雏鸡群中,普遍发生了一种发病急、死亡快、死亡率3%到30%、后期出现神经症状的疫病,经山东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专家确诊为强毒新城疫(ND)。该病若与H9亚型禽流感并发感染,死亡率可达90%,与大肠杆菌、支原体混感时,死淘率可达40%。康复鸡群产蛋恢复相当缓慢,损失相当严重。根据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曹殿军(2004年)研究证实,我国现在流行的NDV主要以基因Ⅶ型NDV为主,同时存在我国特有的基因Ⅸ型NDV感染,他对采自全国24个省市的91株NDV分析指出,基因Ⅶ型占51株,基因Ⅸ型占9株,基因Ⅵ型占15株,基因Ⅱ型占9株。如此严重的强毒NDV流行,再加上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消极影响,给我们养鸡业造成沉重打击。如何防控强毒ND已经成迫在眉睫的问题,笔者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及近年来防治ND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加以总结,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经过十年的整顿和振兴,我国奶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在奶牛养殖环节不断加大扶持力度,陆续实施了奶牛良种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和粮改饲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促使奶业发展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从传统奶业向现代奶业转变,奶业生产水平和奶源质量不断提高。本文仅从基层实践的视角,就规模奶牛场及奶站的监督与管理作一粗浅探讨。一、奶牛养殖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不但是乳业生产大国,而且是乳制品消费和出口大国,乳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乳品业的增长十分强劲,特征明显,但这一增长在过去15年中变得停滞不前。过去的5~6年,随着市场行情和利润水平波动幅度加大,行业内部也在不断进行整合,牧场数量逐渐减少,平均规模逐步增加。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年,我国奶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至今为止,工商资本仍在大量涌入,推动奶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在行业整体健康发展、内部不断整合的过程中,一些中小规模奶牛场逐渐实现了规范化生产,但在建设和管理方面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笔者通过走访调查,总结了  相似文献   
5.
影响蛋鸡产蛋性能与鸡蛋品质的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衡量入舍母鸡产蛋性能的指标有“四率”和“一重”,即产蛋率、饲料转化率(料蛋比)、破蛋率、死淘率及蛋重。养鸡效益受市场行情影响较大,非人为所能控制,但作为养鸡户,首先要做到让鸡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其次应尽可能地改善鸡蛋品质,提高商品价值。下面从营养、管理、疾病、用药等方面谈谈影响蛋鸡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因素。一、营养营养缺乏或过量都会对产蛋性能和蛋品质产生影响。鸡摄食的能量和蛋白质,首先满足自身维持需要,其次才满足生长和产蛋需要。如果日粮能量水平过高,超过12兆焦/千克,可引起采食量降低,从而导致其他营…  相似文献   
6.
一 免疫抑制对家禽的危害 家禽一旦产生免疫抑制,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受到损害,参与免疫应答的器官、组织和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其危害不仅表现在产生免疫抑制过程中的禽只死亡,并且在临床上还表现出:  相似文献   
7.
1.品种形成 临清狮猫俗称狮猫、临清猫,主产于山东省临清市。是一个极具观赏价值的优质猫类品种.当地人多用它作为地方珍品赠予客人。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居民家中饲养的临清狮猫均来源于此。  相似文献   
8.
带鸡消毒     
一 带鸡消毒的本意 带鸡消毒是在有鸡只存在的情况下,对养鸡设施、舍内空气、地面、饮水系统甚至鸡只体表进行的消毒。本意就是为了保证鸡只所处的体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和绝对数量在安全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现场球虫对各种抗球虫药的敏感程度的差异与发病鸡群的密度、用药史以及抗球虫药活性等有很大关系。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球虫药就可以在根本上解决耐药性问题。其方法是:给试验雏鸡(8~15日龄)用一定剂量(5万个孢子化卵囊)攻击(该剂量恰好能引起发病而不引起死亡),将攻击鸡分组(根据用药种类多少),设2个对照组,8~10天后每天扑杀5只鸡,然后收集病料,根据增重或失重情况、  相似文献   
10.
繁殖工作始终是规模牧场生产的重中之重,随着饲养管理的改进,个体单产水平逐年提高,甚至出现单产越高繁殖率越低的现象。对于中小规模牧场来说,繁殖率问题也始终是企业健康发展、获取更高效益的制约因素。如何提高奶牛繁殖效率成为国内外学者和专家研究的热点问题,并已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对相关先进实用技术进行科学、有效整合,可以最大限度提高牛群繁殖效率,增加牛场经济效益。本文着重从21日妊娠率、涂蜡笔技术、同期排卵技术等三个方面做介绍。一、21日妊娠率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牛场繁殖方面存在的问题,克服传统统计方法的不足。美国奶牛临床繁殖领域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