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付玉亮 《中国猪业》2022,17(2):95-98
摘要: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导致的猪高死亡率的传染病,最早起源于非洲,是最复杂的猪传染性疾病之一。非洲猪瘟自首次报道至今已有1个世纪,但在没有疫苗和没有有效治疗方法的情况下,非洲猪瘟病毒的防控仍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当前,非洲猪瘟病毒已在我国“定殖”,该病毒的检测已经成为养猪企业的一项常规工作。实时荧光定量PCR是检测非洲猪瘟病毒最常用的方法,一些新型的核酸检测技术也被开发用于病毒检测,例如环介导等温扩增法、荧光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法等,均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本文阐述了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及不同病原学检测方法,对不同检测方法进行简单的比较,以期为非洲猪瘟病毒的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20%纳米苯甲·吡唑醚菌酯水悬浮剂对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和防治小麦白粉病、赤霉病的效果,以小麦品种石新633为试验品种在2017年进行田间试验,设置3种不同药量有效成分处理(60 g、90 g、120 g/hm2)进行研究,以确定药剂使用量。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对小麦均不产生药害,防病效果显著,小麦成熟安全。各药剂处理对小麦病害的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与空白对照(CK)相比,60 g、90 g、120 g/hm2处理,小麦增产率分别为5.36%、5.63%、6.31%,对照药剂处理的增产率分别为3.94%、3.60%、3.67%、3.46%,均与CK差异显著。推荐20%纳米苯甲·吡唑醚菌酯水悬浮剂应用于小麦生产的最佳用药量为90 g/hm2喷雾。  相似文献   
3.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目前,布病大范围流行,并逐年增长,严重影响了我国奶牛业的发展。同时,人类健康也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必须对布病进行全面了解,才能避免布病的发生。本文从布鲁氏菌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治、预防措施进行介绍,以期为我国奶牛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