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春季防火概述付雨今年春季,我区森林、草原防火形势十分严峻。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十分重视,认其分析防火形势,保持高度警觉,切实加强领导,早部署,早安排,早检查,早落实,认真做好今年森林、草原防火的各项准备工作。去冬今春以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肥料施用后稻田土壤中不同形态氮含量的差异,揭示不同肥料施用对稻田土壤氮形态的影响。【方法】运用氮素分级浸提分离法分析有机肥(鸡粪、猪粪、牛粪)和化肥施用后稻田土壤氮形态差异。【结果】与不施肥(CK)相比,施用化肥、有机肥均能提高土壤有机质(OM)含量;施用有机肥可提高酸性土壤的pH,显著提高土壤总氮(TN)含量。施肥后土壤总氮含量为牛粪(1.90 g/kg)>鸡粪(1.27 g/kg)>猪粪(1.25 g/kg)>化肥(1.06 g/kg)>CK(0.93 g/kg),土壤可转化态氮(TF-N)含量为鸡粪(171.67 mg/kg)>化肥(117.12 mg/kg)>猪粪(98.20 mg/kg)>牛粪(95.30 mg/kg)。除鸡粪外,施用猪粪、牛粪和化肥土壤的铁锰氧化态氮(IMOF-N)、有机硫化物结合态氮(OSF-N)占TF-N比例较高,分别为35.71%~40.23%和33.11%~44.10%。【结论】不同肥料的施用对土壤氮形态相互转化产生较大影响,施肥均可提高土壤离子交换态氮(IEF-N)含量;施用鸡粪可显著提...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川、渝、黔地区猪圆环病毒3型(PCV3)的感染现状及流行毒株的分子遗传特征,本试验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3省市共30个区县639份临床样本进行了检测,对阳性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与国内外毒株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到7份阳性样本,整体阳性率1.10%。5份阳性样本(重庆3份、四川1份、贵州1份)经过测序拼接,发现病毒全基因组长度均为2 000 bp, 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OK334614~OK334618,同源性比对显示与国内外毒株的相似性在98.2%~99.2%之间,与PCV2和PCV4的同源性较低,分别为44.9%~45.5%和46.3%~46.9%。通过对Cap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重庆和四川地区4份样本感染毒株的基因型均属于PCV3a型,而贵州地区样本感染毒株的第24和27位氨基酸分别为亮氨酸(L)和赖氨酸(K),为一种新的变异基因型,不属于目前分类标准下的任何一种。该结果为进一步了解PCV3的遗传变异及其在我国西南部分省份的分子流行特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旨在探究四川块菌主产区商业块菌的内生可培养真菌的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采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4个块菌产区(新田乡、新云乡、淌塘镇、雪山乡)的新鲜块菌子囊果作为实验材料,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对采集子囊果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培养,通过分子方法鉴定分离菌株的种属。从印度块菌(Tuber indicum)、假凹陷块菌(Tuber pseudoexcavatum )以及中华夏块菌(Tuber sinoaestivum)中共分离得到21株丝状真菌,分属于木霉属(Trichoderma)、毛壳属(Chaetomium)、青霉菌属(Penicillium)、镰刀菌属(Fusarium)以及链格孢属(Alternaria),木霉属、镰刀菌属以及青霉菌属在块菌的子囊果中分布较丰富。初步鉴定出四川三种商业块菌的内生可培养真菌的种类,可能对块菌的储存保鲜、指导菌根化苗培育、探究块菌的发生机理机制都有重要意义,但对于具体原理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了解去甲基化酶1(ten eleven translocation, TET1)对小鼠子宫内自然杀伤细胞(uterine natural killer, uNK)的增殖及其细胞因子分泌表达的影响。采集妊娠9~12 d小鼠子宫内膜,分离淋巴细胞,使用链霉亲和素磁珠法进一步分选uNK细胞进行培养;针对TET1基因合成RNA干扰序列,并将其连接入RNA干扰载体GM-19167,构建干扰表达质粒,包装成慢病毒(lentivirus)并进行病毒滴度的测定;按照慢病毒与细胞数(10~200)∶1的比例转染uNK细胞,168 h后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效果,收集uNK细胞,以β-actin为内参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以验证TET1基因的干扰效果,利用Cell Counting Kit-8 (CCK8)对uNK细胞的增殖情况进行检测,分别合成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和β1转化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3种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