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畜牧兽医   6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验证抗茵脂肽在断奶仔猪生产中的应用效果,选用28日龄二元断奶仔猪240头,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 6头,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添加金霉素75mg/kg;B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 50mg/kg的抗茵脂肽,C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0mg/kg的抗茵脂肽,B、C组不添加抗生素。试验期为28d。试验结果显示,添加1 50mg/kg的抗茵脂肽试验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2.47%,采食量提高6.98%,料重比降低了4.68%(P<0.05),腹泻率降低了38.1 8%;添加300mg/kg的抗茵脂肽试验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4.36%,采食量提高8.25%,料重比降低了5.26%(P<0.05),腹泻率降低了64.64%。试验表明,日粮中添加抗茵脂肽能有效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和动物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复方黄芪多糖注射液配合牲力源用做仔猪三针保健的可能性.本试验选用1日龄杜&#215;长&#215;大三元哺乳仔猪15窝共150头,按照体重相近原则将15窝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第。I组为“新三针保健组”.于3日龄、7日龄和21日龄分别肌内注射复方黄芪多糖注射液(强勉)十牲力源0.5mL+0.5mL 1mL+1mL和1.5mL+1.5mL;第Ⅱ组为“传统三针保健组”,分别肌内注射长效土霉素0.5mL、1mL和1.5mL。对照组不作任何保健。28天观察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其它发病率等。结果表明:复方黄芪多糖注射液配合牲力源做“新三针保健”优于传统三针保健和对照组,其腹泻率分别低16%和6%,其它发病率也分别低20%和10%。复方黄芪多糖注射液能有效防止仔猪的腹泻和其它疾病的发生。新三针保健组能促使仔猪增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比传统三针保健组多增重12.6%,但差异不显著(P〉0.05)。传统三针保健组也比对照组多增重6.2%,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环丙沙星在动物和人体内比较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明了环丙沙星在不同种属动物和人体内药物动力学特性及影响药动力学参数的各种因素,着重比较了环丙沙星在不同动物机体内的药动力学参数,生物利用度、代谢、蛋白结合率等的种属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复方黄芪多糖注射液配合牲力源用做仔猪三针保健的可能性,本试验选用1日龄杜x长×大三元哺乳仔猪15窝共150头.按照体重相近原则将15窝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第Ⅰ组为"新三针保健组",于3日龄、7日龄和21日龄分别肌内注射复方黄芪多糖注射液(强勉)+牲力源0.5mL+0.5mL+1mL和1.5mL+1.5mL:第Ⅱ组为"传统三针保健组",分别肌内注射长效土霉素0.5mL、1mL和1.5mL.对照组不作任何保健.28天观察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其它发病率等.结果表明:复方黄芪多糖注射液配合牲力源做"新三针保健"优于传统三针保健和对照组,其腹泻率分别低16%和6%,其它发病率也分别低20%和10%.复方黄芪多糖注射液能有效防止仔猪的腹泻和其它疾病的发生.新三针保健组能促使仔猪增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比传统三针保健组多增重12.6%,但差异不显著(P>0.05).传统三针保健组也比对照组多增重6.2%,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芪贞增免颗粒(旭免舒)在提升保育猪免疫能力方面的效果。方法:选择50头保育猪为研究对象,25头采用黄芪多糖颗粒治疗(对照组),其他25头予以芪贞增免颗粒(实验组),采用检测保育猪蓝耳病、猪瘟抗体的形式,评估两组用药效果。结果:免疫后第10d、20d时,实验组(芪贞增免颗粒)保育猪PRRS抗体S/P值>0.4,明显高于对照组(黄芪多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免疫后第30d,两组保育猪PRRS抗体S/P值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芪贞增免颗粒,有利于提升免疫后第10d、20d的免疫效果,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兽用可注射缓释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综述了兽用可注射缓释制剂的产生与发展、剂型特点及工艺设计等概况,并阐述了可注射缓释制剂近年来在国内外的研究开发情况,分析了研究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和推广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