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四川家蚕育种简史四川家蚕育种,只有在解放后才得以真正进行和发展。并且,其发展速度相当快,几乎每1个年代上1个台阶,可以此划成1个发展阶段。 1.起始阶段:即50年代初、中期。从育种方法讲,是单纯采用单蛾育的纯系分离的阶段。其育种单位,是于1953年建立的各选种站。他们在主管部门西南蚕丝公司统一安排  相似文献   
2.
<正> L8081·L8191×L4白朝 92·L4白 82(川蚕11号)是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双限性四元中秋用品种。1993~1994年参加全国蚕品种鉴定,认为有龄期经过短,体质强健好养,产茧量高和茧质优等特点。1995年10月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  相似文献   
3.
蚕茧的激光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永瑜  夏庆友 《蚕业科学》1989,15(3):162-164
<正> 用普通紫外灯作激发光源,以肉眼作直接观察是人们长期以来研究蚕茧荧光色的主要手段。虽然这种方法方便而迅速,但因裸眼的判断较为粗糙甚至因人而异,结果难以比较。藤本等(1960)利用分配层析对茧的色素进行了研究,得到几种荧光性物质,但这种研究法必须使荧光性物质脱离原来的状态进入新的环境,且用常规浸提法也很难得到一粒茧的全部荧光物质,使其在反映茧荧光真实情况上亦存在局限。周志康、伍永瑜等(1987)测定了家蚕茧的激光荧光光谱,对光谱的有关参数和遗传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本文进一步对家蚕激光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4.
<正>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靠科技使产量增加,四川蚕业靠广大蚕业科技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和无私奉献,创下过辉煌,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致使蚕业科技滞后,蚕业生产走入低谷。找出其中根源和症结,从多方面扶持四川蚕业科研,依靠蚕业科技,振兴四川蚕业,这是蚕业界的共同心声。 1 蚕业科技和四川蚕业的昨天 1.1 蚕品种三次换代,走在农业良种实用化前列  相似文献   
5.
家蚕中秋用品种川蚕11号的育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了强健优质中秋用蚕品种川蚕11号(L8081·L8191×L4朝92·L4白82),系双限性(雌斑限性)四元杂交种。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较易繁殖,健康性接近对照种,产茧量、产丝量及丝质成绩都高于对照,万蚕茧层量高于对照5.53%,鲜毛茧出丝率19.37%,茧丝长1240m,解舒丝长965m,净度98分,适应四川省及西南地区中秋用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