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旨在分离鼠伤寒沙门菌烈性噬菌体,为控制该病原菌感染或污染提供生物制剂。以1株从市售散装牛奶中分离到的多重耐药性鼠伤寒沙门菌为宿主菌,采用人工诱导方法,连续1周每日给3只试验鸡饲喂宿主菌悬液,7 d后,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从试验鸡粪便中分离培养噬菌体,并对其效价、核酸类型、宿主谱、热稳定性与酸碱耐受性以及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1株鼠伤寒沙门菌噬菌体,命名为KM104。该病毒在体外高效裂解同源宿主菌株及另1株受试鼠伤寒沙门菌,形成清晰透明、直径约1 mm圆形噬菌斑,核酸类型为DNA,基因组约为28 kb,最佳感染比(MOI)为1∶10,对宿主菌感染的潜伏期约为6 min,70 min时效价最高,达4.6×108 PFU·mL-1,在20~60℃、pH2.0~8.0范围内保持较高的生物学活性,并有效减轻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小鼠十二指肠组织损伤。结果提示,噬菌体KM104能在体内外高效裂解鼠伤寒沙门菌,且增殖迅速,对环境适应性强,其耐酸特性利于抵御胃酸的分解,具有应用于生物防治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云南省不同地区3个猪场仔猪发生四肢运动障碍的病原因素,无菌采集病死仔猪内部组织样品,采用血琼脂分离培养病原菌,随后对分离菌株做形态观察、生化试验、药敏试验及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结果:从3个猪场病料中均分离到菌落及个体形态一致的细菌,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NCBI中7株绿色气球菌参考菌株的同源性均在99%以上,据此判定为绿色气球菌(Aerococcus viridans);3个分离菌株均对克拉霉素、头孢曲松和青霉素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耐药。鉴于病死猪有检出其他病原体感染的情况和未见该菌单独有强致病力的报道,研究结果提示绿色气球菌是危害猪健康养殖的重要机会致病菌。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了解2017—2021年云南省猪瘟(CSF)流行及免疫状况,预估疫病流行和发生风险,采集病原学样品63 224份、血清学样品146 547份,进行CSF病原和血清抗体监测。结果显示:2017—2021年云南省CSF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2.94%、81.47%、80.79%、80.24%、82.53%,规模场合格率略高于散养户,但差异不显著(P>0.05);CSF病原核酸阳性率分别为0.52%、0.74%、1.10%、1.02%、2.42%,散养户、屠宰场阳性率高于规模场。结果表明:自2017年CSF退出强制免疫后,云南省CSF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国家标准,但病原阳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分布范围广,免疫密度低和抗体合格率低的散养户发生CSF的风险较高,提示应对其加强监测和免疫。  相似文献   
4.
滇南某养猪场在引进数头后备母猪后,在育肥猪集中暴发一种快速传播的“红眼病”,该病以结膜充血、增生直至失明为特征,虽不致死,却延迟出栏时间并影响销售外观,其病原必需尽快明确,以便有效控制。采集患病仔猪抗凝血样和结膜增生组织,取白细胞做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逆转录(RT)-PCR扩增分别检测伪狂犬病病毒和猪瘟病毒,对血样和结膜组织样品做PCR扩增检测衣原体,随后对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查,回收扩增条带进行TA克隆及测序分析;先后在每千克饲料分别拌入红霉素2~2.4 g或恩诺沙星1 g或强力霉素0.25 g~0.30 g,分别投喂,每日2次,观察药物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血样检查伪狂犬病病毒和猪瘟病毒核酸均呈阴性,使用衣原体属特异性引物和猪衣原体(Chlamydia suis)种特异性引物扩增分别获得符合预期大小(1 025 bp和750 bp)的单一条带,核酸序列比对显示与猪衣原体日本分离菌株的同源性最高(99%);恩诺沙星和红霉素只有短暂控制效果,强力霉素能有效消除红眼症状。说明该猪场发生的“红眼病”本质上是由猪衣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结膜炎,可使用四环素类药物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