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6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水貂阿留申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水貂慢性传染病,其特点是终生病毒血症、浆细胞增多和血清γ-球蛋白增高,引起肾小球肾炎、动脉周围血管炎和肝炎。本病不仅能使水貂秋冬季节大批死亡,而且致使毛皮  相似文献   
2.
3.
<正> 兔粘液性肠炎(又称粘液性肠病)是一种危害幼兔的亚急性致死性疾病,常发生于刚断乳的幼兔群中,往往导致家兔大批死亡,给养兔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由于肠炎并不是该病的特征性症状,因此Flatt等人认为,把这种疾病叫做“粘液性肠病”更合适一些。  相似文献   
4.
<正> 水貂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水貂出血性败血性疾病,近年来广为流行,对养貂业危害严重,目前尚缺乏可靠有效的免疫预防措施.王金生等(1981)曾采用猪、鸡巴氏杆菌苗过渡到水貂上预防本病.我们于1988年先后在吉林省长春、靖宇,辽宁省庄河,山东省沾化等地的发病貂场,从病貂肝、脾组织中分离出4株巴氏杆菌,以此为菌种,参考Kagan.F.I.等及其它有关畜禽巴氏杆菌苗的研制方法,试制了水貂巴氏杆菌多价  相似文献   
5.
本项研究是1983年11月至12月,应用本研究室分离驯化的辽全ADV81—02病毒株,人工感染健康的8月龄水貂41只。其结果表明,人工感染后第7d出现沉淀性抗体,到第10d接种水韶可全部检出沉淀性抗体。剖检全部人工感染水貂均呈急性阿留申病典型病理变化。即肝、脾、淋巴结肿大,胆囊充盈。从而证明通过腹腔接种可使健康水貂100%感染阿留申病。  相似文献   
6.
鸡大肠杆菌病在1945年首次报道于瑞典,以后荷兰、法国、匈牙利、保加利亚、美国及其它养禽业发达的国家均有本病的发生,给养禽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国内报道甚少。  相似文献   
7.
长春市郊区某鹿场,1980年和1981年连续两年在新生仔鹿中爆发一种发病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的急性传染病。我们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解剖、细菌学检查、药物治疗,确定为大肠杆菌病。现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从1981—1984年,在每年水貂取皮期采取人工和自然感染的水貂血清589份。分别进行了水貂阿留申病碘凝集反应(IAT)和对流免疫电泳(IAT)对比检测。结果表明,CEP检出率比IAT高24.8%,二者符合率为97.8%。IAT假阳性率为2.2%。人工感染水貂7—9天其血清中即可检出沉淀性抗体,呈IAT阳性。但IAT检查则全部为阴性,血清中γ—球蛋白尚未表现增高。 通过检测结果充分证明,CEP高于IAT。吉林农业大学于1983年,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了诊断水貂阿留申病对流免疫电泳抗原,并建立了CEP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补体结合反应(简称补反)在马传贫的特异诊断上有很大价值,尤其对那些没有临床症状的隐性型病马的检出更有其特殊意义,对一个疫场的净化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现在补反在马传贫检疫中已正式列入规程内。但补反术式仍显得繁琐、需进一步简化和改进。我们在去年研究补反术式摘拨试验的基础上,今年又对抗原、抗体和补体三者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找出最适宜的用量和稀释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