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60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桃园镇是睢宁县重点蚕区。近年来,桃园镇党委、政府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蚕桑生产。通过加强领导、优化布局、政策扶持、培育载体等措施,使桃园镇蚕桑生产  相似文献   
2.
何猛  伏素娥 《江苏蚕业》2004,26(2):43-44
<正> 为了稳定蚕桑生产、提高蚕桑综合效益,县蚕桑站从2000年开始尝试利用桑枝条培育花菇,通过3年研究、试验、推广,取得明显成效,并总结了一套利用桑枝培育花菇的技术,每667m2桑园收获的桑枝条可制作200-350个菌袋,新增效益1700-2000元;每棚花菇600-700菌袋,新增效益3500-4000元。2002年睢宁县姚集镇高党、程刘二村规模化生  相似文献   
3.
何猛  李瓒 《江苏蚕业》2006,28(2):49-50
<正>蚕桑业是睢宁县特色产业之一,全县有桑园 6.5万667m2。围绕着如何巩固桑园面积、增加桑园效益,县蚕桑站组织推广在桑园中种植金丝绞瓜、莴苣等立体种植项目及利用桑枝条生产食用菌技术, 已初见成效,但因数量较少,始终无法形成规模效益。2004年秋,县蚕桑站组织规模生产桑枝香菇的尝试,在不影响茧站晚秋茧收购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茧站房舍,进行养菌,生产香菇8万袋,创造效益10 万余元。  相似文献   
4.
何猛  付强  李辉  仝斌 《江苏蚕业》2007,29(1):56-57
<正>蚕种是一种特殊的鲜活生物种子,它生产各环节的特殊性(《家蚕良种繁育细则》)决定了蚕种生产的计划性和管理的重要性。关于蚕种的管理,国办发[2001]44号文、《江苏省蚕种管理办法》都有明确规定,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也有相关条款加以规范。作为县级蚕  相似文献   
5.
李仕亚 《蚕桑通报》2012,43(3):38-39
2011年3月中、下旬江苏省睢宁县部分桑园出现了桑树枝条枯黄,不发芽现象;至4月上旬,枯黄枝条陆续枯死,继而面积逐渐扩大;4月中旬全县发生桑树不发芽枝条枯死的桑园达到850hm2,对春蚕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影响。1发生原因1.1生理性缺水睢宁地处黄泛冲击平原,花碱土较为普遍,土壤偏碱性,有机质缺乏,含盐量偏高。20世纪60年代,由于兴修水利,种植绿肥,水旱轮作,使土壤得到了改良。但土壤总盐分含量依然偏高,特别是耕作层以下的盐分相对更高,如遇干旱天气容易引起土壤返盐。2011年春出现了近几十年以来少见的严重干旱,桑园表层20cm以内的土壤,几乎无水分,盐分通过毛细管中的水流上升而积累于土壤表面,从而导致桑树生理性缺水。  相似文献   
6.
新植桑园通过间作高垄双行地膜覆盖春花生,为蚕业增效蚕农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大促进了蚕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本文系统介绍了新桑园间作高垄双行地膜覆盖春花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系统介绍了小蚕自动加温补湿共育技术的技术要点,使用该技术比普通育每张蚕种小蚕期可节省养蚕成本4~5元,节省用工30%以上,可增加蚕茧4kg,增幅为12.5%;同时解决了煤球炉加温污染大、不易操作等问题,彻底杜绝了因采用煤球炉加温产生有毒气体而导致的人员伤亡和小蚕中毒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夏季截去主干改造老桑园,取得了与更新法改造老桑园相同的效果,为蚕桑老区老桑园改造提供了新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选用 34周龄体健海兰商品蛋鸡 2 88只 ,随机分成Ⅰ、Ⅱ、Ⅲ、Ⅳ组 ,其中Ⅰ、Ⅱ、Ⅲ为试验组 ,Ⅳ组为对照组。组内设 3个重复 ,每组 72只鸡 ,每个重复 2 4只鸡。3个试验组采用颈部皮下注射不同浓度的环磷酸腺苷 (cAMP) ,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剂量均为 0 1mL/只 ,每隔6d注射 1次 ,试验期为 6周。结果表明 ,试验组产蛋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 3 12 %、 4 0 4 %、 6 72 % ,与对照组差异皆显著 (P <0 0 5) ;饲料利用率分别提高 4 6 %、 6 0 %、 7 8% ,各组间均存在着显著差异 (P <0 0 5)。试验各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平均蛋重、破软壳蛋数、死淘鸡数、蛋比重、蛋形指数及饲料利用率等差异均不显著 (P >0 0 5)。  相似文献   
10.
单位土地产出率的高低,决定着蚕桑生产的兴衰,特别是在目前我县工业快速发展,蚕桑比较效益较低的新形势下,如何发展新桑园是摆在蚕桑科技人员面前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