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普氏原羚自然栖息地草地矿物质营养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物质元素是动物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必需的营养。为了更好地开展普氏原羚的保护工作,对普氏原羚主要栖息地的青海湖布哈河上游地区高寒草甸的矿物质营养分布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应用显微分析法分析动物食性,采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矿物质含量。结果发现,牧草萌发期的混合牧草硒和铜元素含量极显著高于牧草快速生长期(Cu,F2,27=3.27, P=0.008; Se,F2,27=3.27, P=0.009),但牧草枯黄期与萌发期间无显著差异。不同牧草品种体内的矿物质元素含量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唐古特铁线莲、沙蒿、芨芨草是主要的高硒植物,其中芨芨草硒含量最高。芨芨草是普氏原羚的基本食物,占总食物的13.68%,但不是普氏原羚的喜食植物(选择性指数为-0.886)。碱蒿、冷蒿、紫花针茅是主要的高铜植物,其中紫花针茅的铜含量最高,是普氏原羚的主要食物,占总食物的9.40%,但不是普氏原羚的喜食植物(选择性指数为0.037)。因此,对放牧动物来说,普氏原羚栖息地存在严重的矿物质营养不平衡问题,属于严重硒缺乏区,季节性铜硒缺乏区,普氏原羚基本食物是高硒植物芨芨草,增加了其食物的平均硒含量,普氏原羚的主要食物是含铜量最高的紫花针茅,增加了其食物的平均铜含量。增加牧场高硒和高铜植物的比例,提高土壤牧草的硒和铜元素的含量和扩大普氏原羚的采食范围都是保护普氏原羚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祁连山白唇鹿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唇鹿(Cerous albirostris)为我国特产珍贵动物,栖于高寒高原地区,系青藏高原的特有种。自1876年6月,Cossack Kalmynin在甘肃省西部祁连山采集第一只白唇鹿以来,有关祁连山白唇鹿分布散见于各区系研究(中国科学院青海甘肃综合考察队,1964;王香亭等,1982等)中,  相似文献   
3.
我们于2007年和2008年的4~7月,对青海湖4种主要繁殖鸟类:斑头雁、棕头鸥、普通鸬鹚、渔鸥的巢区进行了调查,发现4种鸟类的巢区主要分布在岛屿或半岛上。共发现10个巢区,分布在蛋岛、鸬鹚岛、海心山、三块石和布哈河三角洲5个地点。巢区平均面积为44.8±44.2 hm^2,巢的平均数量为1 002±715个。4种鸟类中以斑头雁的巢最为密集。巢区与周围环境的隔离和受保护程度是影响巢区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巢区地表结构主要为沙土和砾石,几乎无植被覆盖。繁殖生境丧失和食物资源短缺可能是影响4种繁殖鸟类生存的最主要的因素,禽流感疫病的发生对这些繁殖鸟类构成了新的威胁。在以后的监测和保护工作中要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注意合理开发利用青海湖的自然资源,并加强禽流感的病源监测和鸟类保护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4.
黑颈鹤是世界上15种鹤类中的珍贵鹤种之一,已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性的保护动物。它在青海省的分布较广,几乎遍及全省,同时,青海又是黑颈鹤在我国的主要繁殖地之一。  相似文献   
5.
对青海湖南岸普氏原羚保护站送检病死普氏原羚进行病原诊断,经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病原菌的分离培养、PCR鉴定,确诊该普氏原羚是由B型诺维氏梭菌感染引起的死亡。  相似文献   
6.
<正>留心观察地图,不难发现青海省的版图宛如一只玉兔,而这只"玉兔"的明亮"眼睛"就是青海湖。青海湖的蓝色美得令人心醉,这种蓝色由于太过纯洁而近乎于青,所以当地蒙语称它"库库诺儿",藏语称它"措温布",意思均为青蓝色的海。青海省因青海湖得名,由此不难看出青海湖在青海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7.
青海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与发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我国目前江河最多、湿地资源丰富、特有野生动物最为集中的地区,享有"中华水塔"的美称,自然保护区作为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手段,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青海自然资源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的现状着手,分析了当前面临的问题,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对青海湖区野生鸟类禽流感疫情防控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郑杰  何玉邦 《野生动物》2006,27(5):19-21
2005年5~7月,青海湖区发生了野生鸟类禽流感疫情。通过对疫情发生后采取的防控措施、野生鸟类死亡情况和经济发展受到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对今后如何加强野生鸟类的疫病监测防控工作进行思考,并提出初步见解和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