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本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探讨了氮肥施用量、施用时期及穴距对垦鉴稻10号质量指数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本试验条件下,穗肥施氮量、前期施氮量与粒肥施氮量的互作及前期施氮量与调节肥施用时期的互作对质量指数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由回归方程可以预测出,质量指数最高可达66.2%。根据回归方程可筛选出本试验条件下高质量指数农艺措施中的氮肥与穴距分别为:前期用氮量64.8-75.3kg/hm^2,穗肥用氮量24.6-26.4kg/hm^2,粒肥用氮量9.2-10.8kg/hm^2,调节肥于8.5-8.9叶龄时施用,穴距11.4-12.6cm。  相似文献   
2.
肥密处理对不同大豆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中黄30、铁丰31和铁豆37为材料,在不同施肥和不同种植密度(12.0、16.5、21.0万株·hm-2)处理下,比较了3个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表现.结果表明:不同密度下,大豆产量差异极显著,并且高密度条件下的产量最高;不同肥力条件下,大豆产量差异不显著.不同肥密处理对不同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影响不同,低密度中肥处理提高了中黄30和铁豆37蛋白质含量,降低了3个大豆品种脂肪含量.中密度中肥处理提高了中黄30和铁丰31蛋白质含量.施肥处理降低了中黄30脂肪含量,提高了铁丰31和铁豆37脂肪含量.高密度施肥处理提高了中黄30和铁豆37蛋白质含量.施肥处理增加了铁丰31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3.
浅谈旱稻覆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旱稻覆膜栽培试验表明:旱稻覆膜具有提高地温、保湿、保肥、抑制杂草等作用,通过对不同播期、不同移栽密度、不同覆膜方法等的旱稻覆膜技术的研究,初步总结出旱稻覆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氮素对不同来源大豆品种叶片保护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2个不同来源的大豆品种为试材,并按来源分成3组,分别为俄亥俄当代品种、辽宁当代品种和辽宁老品种,采用苗期追施尿素(0,100,200 kg·hm-2)处理,研究了氮素对大豆叶片保护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尿素施用量为100 kg·hm-2时,开花期俄亥俄当代品种与辽宁老品种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提高,辽宁当代品种与辽宁老品种结荚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提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辽宁当代品种开花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有增加趋势;俄亥俄当代品种结英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也逐渐增强;不同大豆品种开花期叶片过氧化物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不断增加;和不施肥相比,100 kg·hm-2尿素施用处理使3组不同来源大豆品种鼓粒期叶片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得到提高.在生产上,采用100 kg·hm-2尿素追肥处理,可以提高大豆叶片保护酶活性,进而提高大豆的抗逆能力.  相似文献   
5.
佟斌 《中国种业》2023,(4):79-83
根据品种志和选育报告分析了1974-2020年辽宁省大豆育种产量品质进展。结果表明:辽宁省47年间共审定265个大豆品种,随着年代推移,育成品种数量逐渐增加,2011-2020年审定151个大豆品种;大豆产量从20世纪70年代的2104.2kg/hm2提升到2011-2020年的3008.1kg/hm2,与20世纪70年代平均产量相比,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及2001-2010年、2011-2020年大豆产量分别提高10.4%、13.8%、33.3%、43.0%。审定品种脂肪含量超过22%的品种有34个,抚豆17号脂肪含量达到24.10%;蛋白质含量超过45%的品种有8个,辽豆16号蛋白质含量达到46.28%。  相似文献   
6.
种植密度对饲用甜高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饲用甜高粱杂交种“天青一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下株高、叶龄、LAI和干物质积累均存在差异,且产量受种植密度影响较大。综合分析,在混和肥总量为156.3㎏/hm2的施肥水平下,种植密度为17.5万株/hm2时,干物质积累量较大,可较好地协调群体与个体的生长,达到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无公害玉米的生产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和田间管理各个方面,对玉米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彩色小麦是一类新型的小麦品种,它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在彩色小麦中,有关黑色小麦的研究进行的相对早一些,理论和技术体系已经比较完备。然而黑色小麦的种植地区目前多数以河南、山西和山东为主,东北三省尤其是辽宁鲜有种植[1-3]。辽宁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日照丰富,积温较高,冬长夏暖,春秋季短,四季分明,非常适合黑色小麦种植。因此在辽宁省急需引入黑色小麦品种,丰富当地的品种资源,为广大农户提供更多的优良品种。从黑色小麦品种开发现状、辽宁省自然资源、辽宁省引进黑色小麦品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四个方面综述了辽宁省引进黑色小麦品种的前景,旨在为黑色小麦品种引进辽宁提出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9.
佟斌  李虹  孙波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28):57-61
为解决野生蓝莓抗寒性评估问题,选用‘兴安1号’杂交蓝莓与父本美国矮丛蓝莓、母本野生蓝莓为材料,采用盆栽实施梯度防寒,对其在低温胁迫下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合隶属函数法对3个蓝莓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条件下,3个蓝莓品种的电导率、MDA含量、H2O2含量、O2-速率、ABA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MDA含量、相对电导率、O2-速率的权重值较大,抗寒性由强到弱表现为‘兴安1号’、野生蓝莓、美国矮丛蓝莓,田间试验与抗寒性综合评估结果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0.
密度及行距对不同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条件下,以3个亚有限结荚习性大豆品种铁丰31、铁豆63和沈农12为试材,采用再裂区设计,考察不同密度及行距处理对不同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缩小行距可以提高3个大豆品种的株高;增加密度,3个大豆品种的主茎节数、分枝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重减少,结荚高度提高;不同行距处理条件下,大豆产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行距为30 cm时,大豆产量最高;密度为25万株·hm-2,行距30 cm时,3个大豆品种产量最高,铁丰31、沈农12和铁豆63的产量分别为4 961.2,3 840.0和3 539.1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