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6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催乳保康散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奶牛乳房炎尤其是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很高,一般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达到20%~40%以上,甚至高达50%~80%。笔者根据传统的中兽医理论和最新的中草药研究成果,以及奶牛乳房炎的发病规律,以源自天然的毒副作用小、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的中草药为原料,制成集增乳、保健、安全为一体的复合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催乳保康散,可以显著提高奶牛的产乳性能,为研究本饲料添加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2.
大豆黄酮对产蛋鸡蛋壳品质和骨骼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豆黄酮(Daidzein)属于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Isoflavonic phytoestrogen),主要存在于豆科的蝶形花亚科植物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流行病因学研究证明,膳食中的异黄酮具有防癌和抗癌的作用,使人类乳腺癌、结肠癌发病率降低,近年来动物营养研究表明大豆黄酮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增加产  相似文献   
3.
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平酵母培养物 (维生素C)替代抗生素对蛋雏鸡生产性能及肠道菌群影响。结果表明 :0 .3%维生素C组和抗生素组试验期期末体重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分别较对照组提高 5 .72 %和 6 .2 4 % (P <0 .0 5 ) ;0 .3%维生素C组和抗生素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分别比对照组高 6 .37%、6 .92 % (P <0 .0 5 ) ;0 .1%维生素C组、0 .3%维生素C组、0 .5 %维生素C组和抗生素组饲料增重比差异不显著 ;除 0 .7%维生素C组外 ,各处理组较对照组均降低了腹泻频次 ,0 .3%维生素C组比对照组腹泻频次降低了 2 2 .75 % (P <0 .0 5 )。与对照组相比 ,添加维生素C降低了肠道内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菌落数量 ,其中 35日龄 0 .3%维生素C组和抗生素组雏鸡肠道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的数量分别降低 4 5 .0 5 %和 5 2 .14 % (P <0 .0 1) ;0 .3%维生素C组双歧杆菌的数量比对照组提高 34.9% (P <0 .0 5 )。添加0 .3%的酵母培养物可取得替代抗生素提高蛋雏鸡生产性能和改善肠道微生态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10、2030mg/kg)莫能菌素,来验证其对对肉鸡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可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并继发腹水症。因此临床用药应低于试验浓度,且用药时间不宜过长。  相似文献   
5.
复方白头翁口服液治疗仔猪黄白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仔猪黄、白痢是由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引起的。仔猪黄痢(Yellow scour of newborn piglets)又称初生仔猪大肠杆菌病或仔猪早发型大肠杆菌病,为l周龄以内初生乳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肠道传染病,以腹泻、排黄色稀粪、急性死亡为特征;常见有肠炎和败血症的病理变化,发病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银合欢对肉鸡的临床毒性和减毒作用,250只10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五组,每组50只.在试验组的日粮中分别添加5%,10%,20%的银合欢进行试验,为期50天.通过对肉鸡生产性能,血液激素水平和粪中含羞草素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适量添加银合欢可增加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减低饲料消耗率.银合欢的安全添加量应不超过饲料量的5%.  相似文献   
7.
将“参芪故子散”添加于蛋鸡开产前后的饲料中,观察其对鸡群产蛋率、饲料报酬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试验鸡群比对照鸡群产蛋率提高8.92%和6.21%,料蛋比降低10.63%,经济效益提高51.78%,对初产期蛋重及盛产期蛋重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及分组选择体重在550kg左右,3~6胎次,处于泌乳中期,产乳量接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20头。将实验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1、2、3组为试验组,4组为对照组。试验组在精料中添加增乳保康散,添加剂量为1组100g/天,2组150g/天,3组200g/天,4组不添加,连用15天后停药。试验期内各组的基础日粮相同。  相似文献   
9.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微生态制剂的制备 SPF成年鸡200只,无菌取其盲肠内容物,制成1:10悬液,取样检其沙门氏杆菌、溶血性大肠杆菌、球菌阴性者为合格.将制成的悬液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上(接种所用的液体培养基121℃灭菌15 min,冷却后再接种),置恒温(32℃)摇床培养48 h.将培养液离心(5 000 g)20 nin,单独收集菌体细胞,用腐植酸(游离腐植酸含量为31%,含N量4%)吸附并混合,即为本实验所用的活菌制剂产品,该活菌数为5×108 CFU/g,4℃保存备用.  相似文献   
10.
奶牛是一种耐寒不耐热的动物,其泌乳适宜温度为0~20℃,最适温度为5~15℃,环境温度超过26℃时,即可引起奶牛的热应激反应。奶牛长期处于热应激状态,会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张口喘息、出汗增加、生产性能下降、抗病力下降等等,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因此,奶牛热应激机制及其对策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目前,通过营养调控、环境改善和育种等方法调控奶牛热应激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文章综述了奶牛热应激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1培育耐热品种据国内外研究报道,不同奶牛品种,其耐热性能也不相同,且奶牛耐热性的遗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