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选择25头中国荷斯坦奶牛,分成对照组,试验一组(添加30 g DL-蛋氨酸),试验二组(添加45 g保护性蛋氨酸),试验三组(添加30 g DL-蛋氨酸+50 g L-赖氨酸)和试验四组(添加45 g保护性蛋氨酸+50 g L-赖氨酸)进行饲养试验。试验表明:试验四组和试验二组产奶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6.31 %和6.73 %,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四组和试验二组乳脂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6.25 %和6.55 %;并且试验四组和试验二组乳脂率也显著(P<0.05)高于试验一组。乳蛋白、体细胞数、全脂固形物和非脂固形物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四组和试验二组血浆白蛋白和总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它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二组血浆尿素氮(PUN)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一组(P<0.05),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血浆游离脂肪酸和总氨基酸浓度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结论:一方面,保护性蛋氨酸(RPMet)的一部分能避免瘤胃微生物的降解,以保护性Met的形式提供给瘤胃后Met;另一方面,保护性蛋氨酸的降解部分改善了瘤胃的发酵,促进瘤胃微生物的合成,这两方面的作用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和乳成分。  相似文献   
2.
3.
灵武奶牛场成母牛过早淘汰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奶业的生产中,有两种类型的淘汰:一种是因繁殖问题,悬垂的乳房、疾病(繁殖除外)、慢的排乳速度以有不良的体形等所造成的非本意淘汰;另一种是因低产所造成的本意淘汰。提高单产和降低非本意淘汰的频率是奶牛育种要求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若单纯的追求奶牛高产,则会影响奶牛的健康,进而导致牛群利用年限缩短。本文通过对灵武奶牛场575头淘汰奶牛(其中产奶牛563头)调查,分析了淘汰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以便引起生产场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保护性蛋氨酸对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健康荷斯坦奶牛25头,分成五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1组(30克未保护蛋氨酸),试验2组(45克保护性蛋氨酸),试验3组(30克未保护蛋氨酸 50克L—赖氨酸),试验4组(45克保护性蛋氨酸 50克L—赖氨酸)。试验表明:产奶量试验4组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分别提高11.71%和9.75%;试验4组显著(P<0.05)高于试验3组提高6.80%;试验2组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提高10.66%,试验2组显著(P<0.05)高于试验1组提高8.68%。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乳脂率试验3组、试验4组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6.25%、6.55%;试验3组、试验4组显著(P<0。05)高于试验1组(P<0.05),分别提高5.60%、5.92%;其它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乳蛋白、体细胞数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夏盛复合酶对奶牛产奶量和乳脂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夏盛复合酶添加量饲喂奶牛,对10头泌乳奶牛测试30d,头日产奶量试验组比对照组增产0.59kg,t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头日乳脂率试验组比对照组高0.23%,t检验差异显著(P<0.05),此酶不但提高乳脂率效果显著,还能提高消化功能,延长泌乳高峰期,并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应用性控冻精快速扩繁高产奶牛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性控冻精快速扩繁高产奶牛,是应用繁殖新技术来推动奶牛业实现快速发展,即在提高奶牛质量的前提下,快速增加高产奶牛的数量.笔者从2006年3~7月间,在宁夏银川市应用性控冻精进行人工授精,育成奶牛情期受胎率79.2%(164/207);经产奶牛情期受胎率71%(35/49).应用B超随机抽检30头妊娠60~85 d的试验牛,母犊率为96.7%(1/29),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奶牛性控冻精与普通冻精的活力对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性控冻精解冻后活力为0.50,在38℃厌氧环境下.每间隔1 h镜检,存活时间为6h,比普通冻精低7h;选择适宜的输精时间(发情结束后的2~4 h,或比常规输精时间晚4~6 h),实施子宫角深部输精,累计配种良种青年母牛348头,60d妊栓受孕261头,受胎率75.0%.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尽管奶牛的个体产奶量有所提高 ,但乳脂率很难提高 ,且有下降的趋势。影响乳脂率高低的因素除遗传 (品种、个体 )外 ,还与外界因素 (饲料、饲养管理、生理阶段、气候等 )有关。由于奶业发展过程中尚未形成统一的“按质论价”的收购标准 ,故一些奶牛场 (户 )只注重产奶量的提高而忽视了奶质量。他们多沿袭传统的饲喂方式 ,先精后粗秸秆类自由采食 ,以大量精料、多汁料 (如糟渣类 )催奶 ,以图提高产奶量而取得短期的效益。但随着现代奶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奶的质量尤其是乳成分中脂肪的高低受到普遍的关注 ,从而使得鲜奶…  相似文献   
9.
对于3胎以前和7胎以后的奶牛及时淘汰,有利于保持合理的牛群结构而充分的发挥其产奶潜力。目前。以单产为标准对奶牛进行的淘汰是多数生产单位采用的手段,但往往单纯的追求奶牛单产的提高而忽视其他因素。反而会限制奶业的发展。文章就灵武奶牛场近几年淘汰成年母牛的调查结果看,3~6胎奶牛的淘汰率占63.7%,超出了正常水平。同时,对其淘汰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归类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改变饲喂方式对奶牛乳脂率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尽管奶牛的个体产奶量有所提高,但伴随着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是乳脂率很难提高,而且有下降的趋势。影响乳脂率高低的因素除遗传 (品种、个体 )外,还与外界因素 (饲料、饲养管理、生理阶段、气候等 )有关。由于奶业发展过程中尚未形成统一的“按质论价”的收购标准,故在一些奶牛场 (家 )只注重产奶量的提高而忽视了奶质量。由于奶质量达不到购方的要求而给生产单位造成经济损失 (如灵武奶牛场在 1999年 8月份因鲜奶乳脂率达不到夏进乳品公司的收购标准而损失 7万多元 )。同时,从营养角度出发,奶牛日粮中干物质采食量不足,尤其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