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塑料暖棚火炕法培育仔猪的效果观察关云斌(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兰州730030)前言据研究报导,仔猪出生到10日龄内调温中枢尚未发育完全,本身调节温差的能力很弱,加上仔猪被毛薄、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大、散热多。在低温条件下,初乳吮食量下降,血中初乳免...  相似文献   
2.
3.
凹凸棒土(PAL)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AL生物工程材料(简称PAL材料,俗名坡缕石又称凹凸棒石),英文材料PAL,它的生物工程特征表现为药物、生物活性物质载体的功能,富含微量生命元素。试验用16周龄的巴布考克商品蛋鸡60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用基础日粮,试验组分为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2%、4%的PAL。1PAL生  相似文献   
4.
关云斌  刘兴保 《养猪》1996,(4):16-17
添加不同剂量组合柠檬酸和乳酸对促进仔猪生长效果的观察关云斌,钱大禄,刘兴保,杨杜录,田贵丰,韦鹏,吴前程据资料报道,仔猪生后一周内胃酸分泌很少,12周龄仍分泌不足,因此仔猪胃中的PH值多在4.2以上,仔猪补饲料或断乳料PH值又多在5.8~6.5之间。...  相似文献   
5.
“双联”活动开展以来,畜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得到了较大发展。为此,甘肃省畜牧业产业管理局组织人员对天水、武威、陇南、兰州、临夏五市(州)八县双联活动中,涉及686个双联点31673农户124067农民的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摸清情况、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制约当地发展畜牧业的因素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春夏舍饲、秋冬放牧养殖模式下合作猪年度体重变化动态,确定合作猪最佳补饲时间,研究补饲效果,减少冷季掉膘损失。试验结果表明,合作猪在5月-10月舍饲条件下增重显著,冷季纯放牧条件下生长缓慢。通过年度体重动态数据情及冷季补饲试验确定合作猪最佳补饲时间为每年的12月至第2年的3月,经补饲,最佳屠宰时间为次年2月-3月。通过冷季补饲,试验组各阶段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P0.01),显著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农户规模养猪业的探析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张建文,关云斌,钱大录在新形势下,广大农村出现各种产业的专业化和商品化生产,农户家庭经营的优势更加明显。规模养猪便成长为养猪行业的专业化商品经营形式。打破了养猪生产周期长、产量低、效益差和养猪为肥田的僵...  相似文献   
8.
根据农业部及甘肃省农牧厅要求,2015年3月9日~13日,笔者对天水、定西两市生猪和家禽生产形势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直接进场入户,实地查询,与一线生产管理、养殖人员面对面交流、座谈,深入了解了当前猪禽行业的发展现状及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也与当地畜牧管理部门及猪禽行业生产管理人员认真探讨了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政府部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试验采用不同饲料配方对放牧合作猪进行生长后期舍饲育肥,研究不同饲料对合作猪育肥性能及其屠宰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45头10月龄放牧的合作猪,分为3组。试验1组和2组分别饲喂45%、35%的正大肥猪料和当地饲料组成的配合饲料,试验3组只饲喂当地饲料。试验末,试验1组日增重分别比试验2组和试验3组提高62.54%、108.64%;试验2组比试验3组日增重提高28.40%。试验1组的胴体重、胴体长、眼肌面积、膘厚、脂率显著高于和试验2组和试验3组(P0.05),试验2组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5),试验1组的屠宰率和试验2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试验3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育肥效益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5),试验1组高于试验2组,但差异不显著。添加一定比例的正大饲料育肥合作猪有效提高了其增重性能、屠宰性能、经济效益,育肥厂可根据增重需求、增重效益及膘厚、脂率等要求添加一定比例正大饲料与当地精粗饲料配合育肥合作猪,育肥期总添加比例应控制在35%~54%。  相似文献   
10.
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提高合作猪养殖效益,本试验对半农半牧区及林牧区两种不同的传统饲养模式进行了优化,根据牧草生长周期制定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舍饲期、放牧期,提出两种优化饲养模式,整个试验期半农半牧区优化模式日增重和相对生长率均显著高于传统模式(P0.05),林牧区2月份-5月份优化模式日增重和相对生长率均显著高于传统模式(P0.05),5月份-12月份日增重显著高于传统模式(P0.05),相对生长率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试验末期,两种优化模式的出栏重分别为38.19 kg、35.55 kg,传统模式分别为23.38 kg、27.45 kg,优化模式显著高于传统模式(P0.05)。两种优化模式均显著提高了出栏重,增加了养殖效益,同时对草原生态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有利于草原生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