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关于细胞质多角体病病毒(CPV)感染蚕排粪中多角体的检测及发病规律等,佐藤(1962)、古田(1963)等人的报告指出,粪作为2次感染源是很重要的。因此著者研究了随着CPV感染被排泄的多角体在粪中是怎样存在的。用宝钟的2龄起蚕作材料蚕供试,在桑叶上涂抹CPV(TC)10~6/ml(多角体),经口接种,定时采取粪及蚕。采取的材料用Carnoy液固定后,制作石蜡切片,脱蜡后用1N HCl60℃加水分解2~3分钟后,行吡啶染色。  相似文献   
2.
<正> 近几年,山梨县蚕病的为害率大致在4—5%,病种包括有脓病、中肠型脓病及曲霉病等。作为一种倾向,以往常常造成大面积范围内欠收的传染性软化病几乎已经绝迹,而脓病、中肠型脓病则继续发生着。另外,在一部分山区,僵病的为害也很引人注目。针对这种情况,要进行有效的防治,实行包括科学的预测手段在内的  相似文献   
3.
前报(1984年,关宏夫),在探明几种农药(杀菌剂2种,杀虫剂2种)对家蚕的毒性界限的同时探讨了给与微量农药污染桑叶对核多角体病毒感染抵抗性的关系。本试验,按常规撒布浓度将农药直接喷布桑树上用污染桑叶喂蚕对核多角体病毒感染抵抗性的研究作概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引起家蚕茧中死蚕的原因有病毒、真菌、蝇蛆和由于未熟蚕上簇引起的外伤等等。其中,病毒的传染性强,危害大。因此,确立有效的防治对策很有必要。特别是核多角体病病毒(NPV)感染引起茧中死蚕作为内印茧的主要原因受到重视。本病直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