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6篇
林业   17篇
农学   2篇
  12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色土的植被恢复是中国植被恢复难题之一.为了研究龙须草植被改善紫色土生境的效果,将引种龙须草后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变化相结合,寻找最适宜紫色土地区生态恢复的龙须草植被恢复模式.设置3种龙须草植被恢复地模式(人工恢复地Ⅰ、Ⅱ和自然恢复地Ⅲ),于2010年7月中旬在湖南松林村进行野外调查.通过群落分类双向指示种分析和群落排序冗余分析表明:1)土壤全氮量、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坡位和恢复模式是影响群落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2)3种植被恢复地模式中,人工恢复地Ⅱ的群落Gleason丰富度指数最大(坡上位2.171,坡下位5.863),土壤全氮量和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有明显提高.因此,利用龙须草进行植被恢复时应优先选取恢复效果最好的人工恢复地模式Ⅱ.  相似文献   
2.
阐明了桦属植物在中国的地理分布特点,白桦(BetulaplatyphylaSuk.)的分类学位置及分布,以白桦及其变种为优势种的森林植被的水平与垂直分布;分析了桦属植物在全球范围内组成植被的特征:①桦属狭域种是北方林线的重要组分.②桦属植物是植被动态中比较活跃的组分,表现为桦属植物多是次生植被的先锋组分,多为超地带性植被的组分,桦属广域分布种多是植被交错区的组分.  相似文献   
3.
京郊北藏乡防护林景观生态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防护林学和景观生态学的原理 ,将野外调查与地理信息系统RegionManagerV4 .0和遥感等技术相结合 ,从林带和林网两个尺度对北京市大兴县北藏乡防护林体系的布局和结构的合理性 ,进行分析和评价 .作者认为 :该乡主林带防护能力不足 ,副林带过宽 ;组成林带的物种类型单一 ;整个景观结构与布局不够合理 .经过分析论证 ,对该区防护林的经营管理方向提出了建议 :应适当增加主林带的宽度 ,减少副林带的宽度 ,重视混交林的营造 ,中间乔木树种两侧辅以灌木的乔灌混交形式较适合 ,林带透光疏透度应保持在 0 .3~ 0 .4 ,闭合林网数应达到 1 3个 km2 .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古日格斯台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旗东南部古日格斯台自然保护区植物的组成与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有维管植物101科349属726种38变种。其中,蕨类植物11科15属20种,裸子植物3科5属9种,被子植物87科329属697种38变种。区内被子植物的科、属、种数量居多,分别占保护区维管植物科、属、种数的86.1%,94.5%和96.3%。古日格斯台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属温带性质,成分比较丰富,以东亚成分、泛北极成分为主体,达乌里-蒙古成分、古北极成分、东古北极成分相对优势;区内地理成分较为复杂,包含了19种不同类型,地理联系广泛,特有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5.
锡林郭勒草原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水分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压力膜仪测得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分析了锡林郭勒草原4种植被类型下0~50cm土层的土壤水分特性.结果表明:在中、低吸力段(<1.5MPa)土壤水吸力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且各植被类型不同土层的曲线形状和变化趋势基本相同.4种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效水含量、土壤持水能力和土壤供水能力呈现出多伦克氏针茅草原>锡林浩特羊草草原>东乌珠穆沁大针茅草原>多伦农田.在多伦克氏针茅草原、锡林浩特羊草草原和多伦农田,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土壤质地逐渐变粗,土壤有效水含量、土壤持水能力和土壤供水能力逐渐减小;在东乌珠穆沁大针茅草原,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土壤机械组成先变粗后变细,在20~30cm质地最粗,土壤有效水含量、土壤持水能力和土壤供水能力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6.
文冠果花性状多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文冠果新品种鉴定确立DUS性状指标体系与判别方法的需要,以白花、红花两种遗传类型的花性状为研究对象,选择两个地区作对比,从多尺度分析了9个花朵性状、9个花序性状的差异性和相关关系。性状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花序性状比花朵性状稳定,白花花朵性状比红花花朵性状稳定;花性状的遗传变异大于在尺度上的变异;花性状的变异程度随着尺度的增大而降低,即由大到小的排序为单花尺度、花序尺度、植株尺度、区域尺度。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白花性状间相关性大于红花的;花朵尺度性状间相关性大于花序尺度的;北京花朵尺度性状间相关性大于辽宁的,辽宁花序尺度性状间相关性大于北京的。首次建立了花冠面积与花瓣长、花瓣宽的二元指数估计模型;建立了花序质量与花序基径、花序长的一元指数估计模型,花序质量与花序基径、花序长和花序宽的三元指数估计模型,给出的模型可用于性状评价、选优、可塑性研究等,为文冠果种质资源鉴别、分类和多目标选育优良品系与品种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岷江干旱河谷主要灌木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Schoener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了岷江干旱河谷20种主要灌木种群在土壤水分、全N、速效P、速效K和pH 5个资源维上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特征.结果表明:小花滇紫草、三花莸、白刺花、多花胡枝子、马鞍羊蹄甲具有较大生态位宽度,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维持岷江干旱河谷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相对稳定性中发挥重要作用;种群在各个资源维上的宽度值不同,说明对不同的资源利用能力不尽相同,在不同资源空间中的生态适应性亦不同.各个资源维上所有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的大小依次为pH全N土壤水分速效K速效P.由此看出,物种对速效P和速效K的利用能力低于对土壤水分的利用;同属种群间的重叠值较低.具有较高生态位宽度的物种一般具有较高的生态位重叠,但并非生态位宽度小的物种其重叠值也就小.灌木种群生态位的研究可用于指导岷江干旱河谷植被的保护和恢复.   相似文献   
8.
利用生态脆弱度的灰色评判法建立了沙质荒漠化的干扰-应变关系,进而求算了不同荒漠化程度样地的生态脆弱度,结合气候、地貌、植被、土壤等特征指标对东北西部沙质荒漠化地区土地荒漠化作出评价:该区的土地沙质荒漠化可分为强度沙漠化、中度沙漠化、轻度沙漠化、微度沙漠化、潜在沙漠化五个级别,各等级及其相应的生态脆弱性、植被群落多样性、群落稳定性等指标可用于中小尺度的荒漠化土地评价图的绘制,其可作为土地荒漠化防治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农村养牛出现的误区是影响养牛致富的重要原因,应引起有关部门和广大养牛户的关注。这些误区是: 1 草场缩小放牧难 近年来,一些地方在荒山拍卖中,把草场划为荒山拍卖后植树造林,致使草场和牧业用地面积急剧缩小,出现了养牛放牧难,非正常出栏牛数量增加,存栏头数大幅度下降,严重地制约着肉牛生产的发展。这一情况应引起各级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要认真贯彻落实《草原法》,保护和利用好草场,为养牛业的发展提供赖以生存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林带小钻杨树冠的分维结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分形理论为基础,论述不同年龄小钻杨分枝和树冠结构分维特征.小钻杨侧枝在各方位上均匀分布,侧枝倾角在各角度级上正态分布.通过计盒维数法计算出林带小钻杨分枝的分形维度值为1.510~1.733.对小钻杨各器官生物量、胸径和树高用W=a(D21.3H)b模型进行回归,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相关性极显著.利用双数量法计算得到的树冠分数维度值为2.065~2.765; 在应用双数量法中,用枝生物量代替叶生物量,计算得小钻杨无叶期树冠分数维度值为2.003~2.464.探讨了不同树冠体积和叶生物量下的树冠分数维度值的变化,在小的叶生物量等级时,分数维度值随着叶生物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达到一定叶生物量后,叶生物量的增加对其影响逐渐减弱.不同树冠体积均有1个基本的叶生物量值以维持其表面积,也有1个最佳值,树冠分数维度不再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