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探讨混合比例及添加剂对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和全株玉米(Zea mays)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优质的青贮饲料提供理论依据.以象草和全株玉米为原料,二者按质量比10???0、8???2、6???4、4???6、2???8和0???10进行混合青贮,每个混合比例设对照组(无复合微生...  相似文献   
2.
利用实验室前期筛出的3株耐高温乳酸菌作为添加剂,探究单一和复合乳酸菌添加剂对高温高湿地区扁穗牛鞭草青贮品质的影响,进一步筛选出最佳的乳酸菌添加配比。试验设8个处理,分别为:1)戊糖片球菌(PP04);2)食窦魏斯氏菌(WC10);3)植物乳杆菌(LP694);4)M-1(PP04∶WC10=2∶1);5)M-2(PP04∶LP694=1∶2);6)M-3(WC10∶LP694=2∶1);7)M-4(PP04∶WC10∶LP694=2∶1∶1);8)CK(对照,无乳酸菌添加)。青贮60 d后,测定其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及微生物组成,结果表明:1)处理组的NH3-N/T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处理组的乳酸、干物质含量和干物质回收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处理组的pH值都小于4.2,其中,M-4处理组的pH值最低,为3.86;4)M-4处理组的微生物菌群组成和感官品质优于其他处理,乳酸含量最高,NH3-N/TN最低。因此,在扁穗牛鞭草青贮中添加单一或者复合乳酸菌均有利于调制出优质的扁穗牛鞭草青贮饲料,3种乳酸菌复合添加的M-4处理组改善青贮饲料的青贮品质的效果最佳,在生产实践中具有推广利用的潜质。  相似文献   
3.
关皓 《今日农村》2004,(7):29-29
采用常规办法生产豆芽,一般每公斤黄豆仅生产豆芽1~6公斤。每公斤绿豆也只能生产豆芽9公斤左右,若采用加压法生产豆芽.可以提高产量40%左右.而且通过加压,生出的豆芽菜芽茎粗,根须短,长度一致,洁白嫩脆,很受顾客欢迎。  相似文献   
4.
明晰腐败燕麦青贮中霉菌种类和生物学特性对我国湿热地区燕麦青贮具有重要意义。从腐败的燕麦青贮中分离霉菌,利用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1)共筛选出霉菌6株(LSO1~6),LSO1为钩状木霉(Trichoderma hamatum),LSO2为轮枝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LSO3为毛霉属(Mucor sp.),LSO4为多变根毛霉(Rhizomucor variabilis),LSO5为Simplicillium aogashimaense,LSO6为散布韦斯特壳(Westerdykella dispersa)。(2)LSO1和LSO4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30℃,LSO3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25℃,LSO2、LSO5和LSO6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28℃,6株霉菌均在4℃生长最慢。(3)LSO1和LSO4最适生长pH值为5,LSO2、LSO6菌株最适生长pH值分别为9和4,LSO3、LSO5菌株分别在pH值5~9、5~8时生长较好。(4)连续光照有利于LSO1、LSO3、LSO4和LSO6生长,不利于LSO2生长;完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添加剂对不同含水量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样品青贮品质以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在含水量分别为75%和65%条件下的多花黑麦草中添加3种不同的添加剂(甲酸、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青贮,在60天时开袋对青贮料进行测定。结果表明,75%和65%水分条件下的植物乳杆菌组pH值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且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布氏乳杆菌处理组的氨态氮/总氮和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甲酸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就有氧稳定性而言,75%水分条件下布氏乳杆菌处理组的有氧稳定性(186 h)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在75%和65% 2种水分条件下,3种不同类型的添加剂都能有效改善多花黑麦草青贮品质,改善程度依次为:植物乳杆菌 >甲酸 >布氏乳杆菌;开袋后,75%和65% 2种水分条件下,添加布氏乳杆菌能有效改善多花黑麦草青贮料的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在川中丘陵地区遂宁市河沙镇和天保镇,对5个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 Schreb.)品种进行牧草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宜在该区种植的品种。结果表明,‘科瑞’在两个试点的生长速度和干草总产量均最高,分别为0.564 cm·d-1和8 842 kg·hm-2,显著高于其它品种(P<0.05),其次为‘金刚’和‘马丁’。粗蛋白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产量均以‘科瑞’最高,分别为1 345 kg·hm-2和887 kg·hm-2,均显著高于其它品种(P<0.05),其次为‘美食家’和‘金刚’;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产量均以‘美食家’和‘科瑞’最低,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科瑞’、‘美食家’和‘金刚’的干草产量较高,营养品质较好,在川中丘陵区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标记(SCoT)对13个苇状羊茅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及指纹图谱分析,以期为苇状羊茅种质资源鉴定、野生种质资源驯化及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从80个SCoT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较好、条带清晰且重复性高的引物15个进行扩增,13个苇状羊茅品种共扩增出181条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12.0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共176条,不同引物扩增的多态性条带数在7~16条之间,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多态性条带为11.73条,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97.24%;有效等位基因数范围在1.311~1.642之间,平均为1.511;基因多样性指数范围在0.184~0.357之间,平均为0.294;Shannon指数范围在0.276~0.518之间,平均为0.435。供试的13个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在0.0444~0.1401之间,平均值为0.1003;基于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分析可将13个品种分为两类,与遗传结构分析结果一致。分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总的遗传变异中有14%发生在品种间,有86%发生在品种内。引物SCoT10、SCoT56、SCoT80可以完全区分供试苇状羊茅品种,采用S...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桂闽引"象草和"桂牧1号"杂交狼尾草为对象,探究其微生物和乳酸菌的多样性,并对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以期筛选出适宜西南地区狼尾草属牧草青贮用的优良乳酸菌菌株。研究利用微生物学鉴定法及16S rRNA序列分析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鉴定,共分离获得48株乳酸菌,其中鲜草样品和青贮样品各获得24株。其中分离得到4株产酸能力强的乳酸菌,分别为戊糖片球菌F04(Pediococcus pentosaceus),植物乳杆菌F17、F05和S694(Lactobacillus plantarum)。4株乳酸菌均能在Na Cl浓度为3.0%和6.5%,温度为10℃~40℃及p H 3.5~8之间的液体培养基中良好生长。此外,4株菌在p H为3和温度为45℃的环境条件下生长较弱,且均不能在50℃的环境条件下生长。菌株F04,F17和S694均能在12h内迅速繁殖和产酸,而菌株F05有明显的生长滞缓期,24h后才能大量生长,故不能达到快速降低p H的目的。F17和S694生长曲线和产酸效率相当,但S694利用糖源范围更广。所以,综合考虑可将菌株F04和S694作为狼尾草属牧草青贮的备选菌株。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收获期(CK:蜡熟中期;S1:蜡熟后期,推迟1周;S2:完熟前期,推迟2周;S3:完熟中期,推迟3周;S4完熟后期,推迟4周)对"玉米(Zea mays)-大豆(Glycine max)"套作模式中玉米籽实产量、秸秆营养成分及青贮品质的影响,以确定西南地区玉米综合利用的适宜收获期。结果表明:随着收获时期的推迟,玉米籽粒的产量呈先增加后持平的趋势,其中,S2处理玉米籽粒产量最高,较CK高9.47%(P0.05);秸秆干物质(DM)含量、酸性洗涤性纤维(ADF)和中性洗涤性纤维(NDF)含量随收获时期延长而升高,其中CK、S1和S2处理的ADF和NDF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S3和S4处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则随收获期的推迟呈下降趋势(P0.05),但均在干物质含量的8%以上。秸秆青贮饲料pH随收获期的延迟显著上升,但均低于4.2,乳酸(LA)含量则呈显著降低的趋势(P0.05),所有处理青贮料中均未检测出丙酸(PA)和丁酸(BA)。各处理氨态氮∶总氮(NH3-N∶TN)随收获时期延长呈上升趋势,但均低于5%。综上,在保证籽粒产量的基础上,同时兼顾秸秆的营养品质,西南地区玉米的适宜收获时期为玉米籽粒的蜡熟后期至完熟前期。  相似文献   
10.
添加剂对不同干物质含量的多花黑麦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不同添加剂类型与干物质含量对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青贮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将3种添加剂处理——甲酸(formic acid,FA)、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mentum,LP)、布氏乳杆菌(L.buchneri,LB)添加于3种干物质含量(20%、30%、40%)的多花黑麦草中,青贮60d后,测定不同处理青贮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甲酸处理组在3种干物质条件下,其pH均在4.3以下,氨态氮(NH3-N)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WSC)含量则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在干物质含量为30%、40%的多花黑麦草中添加两种乳酸菌可以获得较好的发酵效果,其中,LB处理组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LP处理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就干物质含量而言,干物质30%和40%时发酵品质均优于干物质20%时同样的添加剂处理组,且在干物质20%时,对照组和乳酸菌处理组均含有大量的丁酸。因此,在制作多花黑麦草青贮时尽量凋萎使干物质含量保持在30%~40%,同时添加乳酸菌类添加剂是保证青贮料品质的关键。当没有条件凋萎,将鲜样直接青贮时,添加一定量的甲酸(4mL·kg~(-1))是保证青贮料发酵品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