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兽药制剂工艺与质量检验》课程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兽药制剂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初步具备兽药制剂制备和质量检验的实际工作能力。课程设计以兽药生产过程和工作任务为主线,突出技能培养,强化实践性教学,构建适宜于高职的兽药制剂工艺课程教学体系,探索和创新了一种全新的高职《兽药制剂工艺与质量检验》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外感六淫     
"六淫"在中兽医病因学概念中属外感病因,指来自外界从皮毛、肌腠、口鼻侵袭动物机体,而引起动物发病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因素,又称"六邪",是引起动物外感疾病的主要病因。六淫与自然界的六气有密切联系,自然界的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正常的自然气候变化,与季节的更替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春风、夏暑(火)、长夏湿、秋燥、冬寒。而气候的变化总是以消长盛衰的规律交替进行着,  相似文献   
3.
重点介绍了荣昌猪所在地的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对荣昌猪选育所做的贡献,以列表方式介绍了荣昌猪选育主要成果(新荣昌猪1系、渝荣1号猪配套系、科技获奖成果、论文论著):通过民国、共和国2个历史时期选育史料分析,说明了边选育边推广仍是当今中国荣昌猪选育的主要措施;对荣昌猪的起源,支持本地起源说,即荣昌猪是地方固有品种。  相似文献   
4.
中兽医学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一个分支,具有悠久的历史与强大的生命力。数千年来,中兽医学理论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兽医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补充与发展,不但为我国畜牧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影响着东亚  相似文献   
5.
我们经常接触的“中兽药”一词是,相对人医中药或中草药而言,中药或中草药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动物,中兽药仅可用于动物,用药讲究“验、便、廉”,但从药材本身来看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别;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俗称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俗称兽药规范)来讲,中兽药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成方制剂(中成药)。  相似文献   
6.
牧草叶蛋白营养物质含量测定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凝固法提取毛叶苕子、白三叶、黑麦草等3种人工牧草的叶蛋白,并测定了叶蛋白的营养物质含量。结果:3种牧草的叶蛋白提取率为10.9%~12.9%(P>0.05);干物质的营养物质均值,粗蛋白(46.7%)略低于豆粕(49.4%,P>0.05),粗脂肪(11.1%)高于植物性蛋白饲料(P<0.01,大豆除外),粗纤维(1.33%)低于植物性蛋白饲料(P<0.01),钙、磷含量明显高于植物性蛋白饲料。表明毛叶苕子、白三叶、黑麦草等3种牧草均属于高蛋白饲料,是制作叶蛋白的良好原料。  相似文献   
7.
重点介绍了荣昌猪所在地的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对荣昌猪选育所做的贡献,以列表方式介绍了荣昌猪选育主要成果(新荣昌猪Ⅰ系、渝荣Ⅰ号猪配套系、科技获奖成果、论文论著);通过民国、共和国2 个历史时期选育史料分析,说明了边选育边推广仍是当今中国荣昌猪选育的主要措施;对荣昌猪的起源,支持本地起源说,即荣昌猪是地方固有品种。  相似文献   
8.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3月,四川省家畜保育所正式在成都外南浆洗街86号(即今四川省农业厅旧址)成立,随即收集猪种、调查猪鬃与饲料,开展“外国猪任四川的适应性试验”与“四川猪的观察”;在荣昌县(安富)、  相似文献   
9.
中国荣昌猪选育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36 年(民国二十五年)3月,四川省家畜保育所正式在成都外南浆洗街86 号(即今四川省农业厅旧址)成立,随即收集猪种、调查猪鬃与饲料,开展“外国猪在四川的适应性试验”与“四川猪的观察”;在荣昌县(安富)、北碚成立的荣隆、三峡2 个试验区,专事荣昌白猪繁殖与推广。1938(民国二十七年)9 月,四川省家畜保育所改为四川省农业改进所畜牧兽医组,原荣隆试验区并入荣昌县农业推广所,原“三峡区”更名为四川省农业改进所三峡白猪推广管理区。1939 年(民国二十八年)3月,四川省农业改进所与西迁的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联合在内江圣水寺建立了“内江种猪场”,划定内江以西包括内江、资阳、资中、简阳4 县为内江黑猪繁殖推广区,内江以东即荣昌白猪繁殖推广区(戈福江负责)。次年(1940)11 月又在三台县西门外火烧沟建立了“四川省农业改进所三台白猪繁殖场”,也以推广繁殖荣昌白猪为主要工作(姜绍渭负责)。1942 年(民国三十一年)3 月,四川省农业改进所畜牧兽医组又更名为“四川省农业改进所畜牧改良场”并迁到成都市外东净居寺侧办公(即今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旧址),原内江、三台两场改称分场;1948 年(民国三十七年)6 月又重组为“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家畜保育场”直到1949 年12 月。  相似文献   
10.
纤维素酶在饲料工业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纤维素酶的分子生物学、分子结构、作用机理、影响纤维素酶作用的因素、纤维素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等方面,综述了纤维素酶在饲料工业中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