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1.
双低油菜育种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油料作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生产国和消费国,油菜油在我国食用植物油占较大的比重,双低油菜(低芥酸、低硫甙油菜)对人体健康和菜粕类产品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分析了国内外双低油菜育种现状及未来趋势,并对文山州发展双低油菜育种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合云南省西畴县石漠化地区种植的猕猴桃品种,引进东红、金艳、翠玉和寻猕196等4个猕猴桃品种,观察了这些品种的物候期、生长特性、果实性状,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引进的4个猕猴桃品种果实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个品种的果实成熟期差异较大,以东红最早,金艳最晚,早晚差异达42d;萌芽率以翠玉最高,为86.00%...  相似文献   
3.
4.
对云南砚山县和西畴县典型石漠化区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丰缺诊断和综合肥力评价,以期为研究区域土壤品质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测定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电导率6个土壤肥力指标,对土壤肥力指标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计算土壤肥力综合得分,应用系统聚类法对土壤肥力进行分类。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有效磷含量属于中等偏下水平,碱解氮含量属于高水平。采用主成分分析将土壤肥力指标提取为3个主成分,可反映土壤全部信息的80.52%。第一主成分以有机质和pH贡献大,第二主成分以速效钾、碱解氮、有效磷贡献大,第三主成分以电导率贡献大。土壤综合肥力可分为2类,第一类土壤综合肥力属于中等水平,第二类土壤综合肥力水平较低。总而言之,云南砚山县和西畴县典型石漠化区土壤综合肥力属于中低水平,土壤有效磷、有机质和pH是影响土壤综合肥力高低的关键因子,需加强土壤养分管理,合理施肥,提升土壤综合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5.
文山州种植大豆的历史悠久,年种植面积保持在3.33万hm2以上,但单产不高、经济效益较差。如何推进文山州大豆产业的发展是文山州政府和文山州农业科研以及推广单位的工作目标。文章从大豆科研生产实践并结合文山州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目前文山州大豆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文山州大豆生产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试验经过3年时间,收集整理了文山乃至红河等周边地区的木薯种质资源共27份,通过试验观察鉴定得出:文山木薯种质资源匮乏,血缘关系单调,主体遗传仍是最原始的南洋红、马来红和糯米木薯,缺少最基本的自然诱变性,远远不能满足文山木薯生产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耕作方式对文山州冬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研究5种不同的耕作方式处理对文山州冬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免耕覆盖稻草(8 cm)后盖黑色地膜的处理生育期最短,成熟期较传统耕作方式提前24 d,有利于提早上市。该处理产量较传统耕作提高20.52%,增产效果显著,其商品薯率和绿薯率分别为92.83%和1.33%,商品性能较好。[结论]该研究为文山州冬马铃薯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山州地区玉米间套种大豆三熟制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文山州地区玉米间套种大豆技术的研究,总结出玉米间套种大豆"玉米-大豆-大豆"的三熟制栽培技术模式。在该种植模式下,玉米平均产量457.1公斤/亩,间套种大豆二熟合计平均产量154.2公斤/亩,综合产值1 993.6元/亩,而净种玉米平均产量为490.4公斤/亩,产值为980.8元/亩,玉米间套种大豆三熟模式比净种玉米增收1 012.8元,增103.3%。该种植模式能充分利用文山州地区独特的气候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文山州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东红、金艳、翠玉和寻猕196猕猴桃品种在云南省西畴县石漠化地区的综合表现,筛选出适合该地区种植的猕猴桃品种。以引进的4个猕猴桃品种为材料,考察了这些品种的物候期、生长特性、果实性状,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引进的不同猕猴桃品种果实性状进行综合评价。4个品种的果实成熟期差异较大,以东红最早,金艳最晚,早晚差异达42 d;萌芽率以翠玉最高,为86.00%;果枝率及座果率均以金艳最高,分别为82.00%和79.00%;翠玉及寻猕196的单株产量分别达到41.57 kg及42.53 kg,显著高于东红及金艳;单果最重的为金艳,达到了116.97 g,最小的为东红,为92.99 g;可溶固形物以金艳及东红较高,分别为17.5%及17.17%,显著高于翠玉和寻猕196;可滴定酸寻猕196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为15.19 g/kg;维生素以翠玉最高,为159.00 mg/100g。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排序为东红、金艳、翠玉及寻猕196。引进的这4个猕猴桃品种均适合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石漠化地区种植,在实际生产中可以优先考虑东红及金艳猕猴桃品种,考虑到成熟期及果肉颜色等因素,也可同时发展东红、金艳、翠玉和寻猕196等品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