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本试验研究了环境温度对杂交肉羊呼吸代谢室内氧气(O2)、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氨气(NH3)和硫化氢(H2S)的浓度以及微生物数量和肉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设3个环境温度范围:10~15℃、20~25℃、30~35℃。选择1岁左右、体况良好、体重(35.34±1.07) kg的杂交公羊(杜泊羊×小尾寒羊♀) 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羊。预试期7 d,正试期10 d。正试期内利用呼吸代谢室进行气体和微生物检测试验。正试期第10天早晨采血,测定肉羊血清中肾上腺皮质酮(CORT)、免疫球蛋白(IgG)浓度和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表明:1)温度对呼吸代谢室内CH4、NH3浓度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10~15℃呼吸代谢室内CH4浓度极显著高于20~25℃和30~35℃呼吸代谢室内CH4浓度(P0.01),30~35℃呼吸代谢室内NH3浓度极显著高于10~15℃和20~25℃呼吸代谢室内NH3浓度(P0.01);但对CO2和H2S浓度无显著影响(P 0. 05)。2) 30~35℃呼吸代谢室内大肠杆菌数量极显著高于10~15℃和20~25℃吸代谢室内大肠杆菌数量(P0.01)。在30~35℃和20~25℃呼吸代谢室内沙门氏菌和总菌数量极显著高于10~15℃呼吸代谢室内的沙门氏菌和总菌数量(P0.01)。3)温度对肉羊血清中CORT、IgG浓度和CK、LDH活性未产生显著影响(P 0.05)。综上所述,不同环境温度可影响肉羊有害气体的排放及微生物的数量,但对肉羊血清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采用瘤胃模拟技术(Rusitec)研究了马铃薯茎叶混合青贮料饲粮体外瘤胃发酵特性。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将Rusitec系统的8个发酵罐分为2组,分别采用玉米秸青贮料、马铃薯茎叶混合青贮料(马铃薯茎叶与玉米秸按40∶60混合青贮)配制发酵绵羊饲粮,2组分别以此为发酵底物,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个发酵罐。试验包括8 d的预试期和2 d的采样期。结果表明:马铃薯茎叶混合青贮料组的产气量,全期发酵液总氮、氨氮(除了换料后3 h)和微生物氮含量,换料后6、9 h的发酵液丙酸含量均显著高于玉米秸青贮料组(P0.05),甲烷产量、换料后3 h的发酵液p H、换料后9 h的发酵液乙酸含量、换料后6和9 h的发酵液乙酸/丙酸显著低于玉米秸青贮料组(P0.05)。2组的营养物质降解率和其他瘤胃发酵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以看出,马铃薯茎叶混合青贮料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没有产生不良影响,且有利于减少瘤胃甲烷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促进了反刍动物对能量和氮的利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限饲对杜寒杂交母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试验将15只杜寒杂交母羊按干物质采食水平(DMI)分为3个处理组(IR900、IR1300和IR1700 g/d),每个处理5个重复,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杂交母羊采食量和粪便排放量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排尿量和采食量、排粪量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随饲喂水平的降低,干物质(DM)和氮的表观消化率极显著升高(P0.01)。酸性洗涤纤维(ADF)、消化氮、沉积氮和氮的生物学效价随饲喂水平的升高显著升高,均表现为IR1700组极显著高于IR1300组和IR900组(P0.01)。限饲对尿氮、中性洗涤纤维(NDF)和有机物(OM)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高密度饲养模式一定程度上虽然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恶化畜舍环境、影响畜禽健康。文章总结有关畜禽饲养密度对畜禽影响方面的研究,就畜舍环境、畜禽健康及生产性能、畜禽适宜的饲养密度方面综述饲养密度对畜禽健康及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应用Rusitec系统研究不同粒度日粮对绵羊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分为两个处理组,日粮颗粒分别为5和0.45 mm,每个处理4个重复,适应期10 d,采样期2 d,测定不同时间发酵液总产气量、甲烷产量及发酵参数。结果显示,5 mm颗粒组的总产气量极显著高于0.45 mm颗粒组(P<0.01),甲烷产量不受粒度的影响(P>0.05);5 mm颗粒组投料后6 h的pH、6和9 h的乙酸、6 h的异丁酸、12 h的乙酸/丙酸、0和12 h的总挥发性脂肪酸、6和9 h的总氮均显著或极显著大于0.45 mm颗粒组(P<0.05;P<0.01),而5 mm颗粒组12 h的丙酸及3、6、9、12 h戊酸则显著或极显著小于0.45 mm组(P<0.05;P<0.01),不同粒度对其余指标没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知,人工瘤胃试验中日粮的不同粒度可影响发酵特性,较大颗粒有较高的总产气量、乙酸、乙酸/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和总氮含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环境温度对粪便发酵有害气体排放的影响,试验选择1岁杂交公羊15只,单笼饲养,利用全收粪法连续收集5 d粪样,混匀,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设3个不同环境温度范围(10~15℃、20~25℃、30~35℃),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 kg粪样,分别放入小型动物呼吸代谢室连续发酵5 d,测定代谢室内O_2、CO_2、NH_3和H_2S浓度。结果表明:随代谢室内温度的升高,粪便好氧发酵过程中耗O_2量和CO_2排放量先升高后降低,30~35℃时呼吸代谢室内耗O_2量和CO_2排放量显著高于10~15℃和20~25℃(P0.05),在48小时达峰值,分别为15 821,17 262 mg/m~3;30~35℃时代谢室内NH_3、H_2S排放量均极显著高于10~15℃和20~25℃(P0.01)。说明环境温度对粪便发酵过程中耗O_2量和CO_2、NH_3、H_2S排放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