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蜂在秋季     
我地四季分明,蜂群对季节的变化敏感性特别强。抓不住季节,得不到蜂群,或蜂群没有收入,就很难保住蜂场,更谈不上蜂场的发展。主要原因就是群势不强所致,蜂群的基础,关键是"一年之  相似文献   
2.
《蜜 蜂 杂 志 》 我 已 订 阅 了 1 6 年 。 在这 1 6 年里 ,每期 杂志来到 前我都 很期 盼。期 盼什 么呢 ?首先 最 为关心 的是 各类 供求信 息,浏 览一 番后 ,着 重阅 读饲 养管 理中的 先进经 验 和先进 技 术的介 绍, 然后 就是小 经验, 而后 是蜂 友信 箱和 其他 内容 。这些 也 就 是 我 所 渴 望 的 , 它 使 我 一 期 盼 一期,一年盼一年地订下去。 在 使用 刊物 介绍 的技术 上, 有 喜也 有忧 ,小经 验有 好也 有劣 ,需 要自 己在 实践中 灵活 掌握 和鉴别 。 用别人 的技 术和 经验时 ,必须 通过 自己 的实 践, 才能 变为 自己…  相似文献   
3.
这块园地“实”好1997年12期《蜜蜂杂志》上,舒宏海的《向蜂友进一言》一文读后很受启发,因为他说出了我的心里话。我也实话实说。“实”,从搞经济的角度来说,无非是手里挣到了钱是实。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了一个“实”字。如果一切经济活动都“虚”,也就难于搞...  相似文献   
4.
我在松江镇定地养蜂10多年,所订《蜜蜂杂志》从未少过一本。每月的杂志都是邮局的王春山局长亲自给我送到家里。王局长坚持10年如一日为我送杂志的精神真是难能可贵。从内心我十分感谢王局长,但他却没有吃我的一口蜜,没吃一顿饭,他的这种好作风,值得我学习,也极...  相似文献   
5.
刁俊 《蜜蜂杂志》2005,(3):23-23
蜂友们都知道,定地蜂场由于不进行蜂场的转场工作,因而在育王交尾时近亲雄蜂多,造成近亲交尾的机会也多。由于多年的近亲交配,蜂种退化严重,蜜蜂抗病力低,特别是容易发生“死蛹病”使幼蜂成活率低,因而造成蜂场效益低,甚至整个蜂场的垮场。因此,注重蜂场的杂交换种,利用杂交优势来摆脱蜂场困境是定地蜂场的当务之急。怎样才能将定地蜂场的蜂种进行远亲杂交呢?目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向种王场引种。因为用引进的纯种王育出的蜂王本身还是纯种,但是在空中与本场雄蜂交尾后所产的工蜂卵则是杂交一代。杂交一代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不论是在蜂群…  相似文献   
6.
养蜂人都知道,一只好王千斤蜜糖.可是在养蜂实际中,好王的优良基因很难得到充分发挥,往往表现出来并不优良,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1 蜂种的搭配不佳,无良性表现 引进良种时,要看自己蜂场的蜂种是什么品系,存在哪些缺点和不足,引种前蜂种是否有弥补互相的短处.如相近品系,黑色同黑色的改进不大,只能复壮,建立近相基因系.黄色蜂种也是这样,表现不出更优的性状.  相似文献   
7.
大家都来关心《蜜蜂杂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刁俊 《蜜蜂杂志》2005,(2):24-24
由于近年来蜂病的暴发和养蜂人的不规范用药,致使有些蜂产品被检 测 出有药 物 残留 。2002 年,我国蜂蜜因抗生素残留超标而出口受阻便是例证。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预防和治疗蜂病,不应该采取单纯的喂药办法,应尽量使用可避免蜂产品受到污染的综合防治方法。本人将在多年的养蜂实践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分述于后供同行参考。1 蜂种选择 蜂种是养蜂之本。因此选择好蜂种是重中之重,优良的蜂种在同等条件下不但有更多的产出,而且抗病能力也很强,再加上养蜂人的精心管理,力争一年四季养强群,进一步提高蜂群的抗病能力。2 蜂具消毒 蜂具消毒是养蜂…  相似文献   
8.
刁俊 《蜜蜂杂志》2007,27(11):27-27
寒冷地区的蜂群越冬时间长、饲料消耗多、蜜蜂死亡率高.近几年我采用地沟埋藏越冬法,收到了好的效果.现将此法介绍如下: 1 地沟的挖掘 选地势高、干燥的地方,在封冻前挖好.地沟的长度不限,可根据地势而定,最好是十几箱蜂摆满一条沟;地沟的宽度要大于箱盖,以搬箱时双手能放下就行;深度以箱盖的平面和地沟的地面相平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9.
2004年第6期第16页登载的《组织双王群新法》一文,实属想像型的“技术”,用来组织双王群我认为不可能成功。我养蜂多年,也曾企图这样做,既省事,又增加产卵王,何乐而不为。在1999年由椴树蜜场地下来后,我就把已成功20多天的小蜂王分别放在巢箱、继箱里,把老蜂王提前1天提到继箱里,结果既伤蜂又围王,无一成功。为了进一步证实,我又在椴树蜜结束后将两箱的老蜂王提上继箱,巢箱里第2天用小蜂王介入。结果王笼被工蜂围得水泄不通,蜂王根本放不出来,并且咬得死蜂遍地。后来我认为是否是铁纱王笼不行,于是又换1只螺旋的铝丝王笼也没有成功:无王时介…  相似文献   
10.
在2005年第2期<蜜蜂杂志>上看到了<血的教训--匆忙转场>这篇文章后,很同情蜂友们的不幸.我想把我在养蜂转运中的实践、感悟出来,也许对蜂友们能有一点帮助. 每当蜂群转地,起运时都是非常的忙,行动是越快越想快.如果转运前的准备工作做得差,行动时就难得快了,所以必须做好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