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2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20世纪即将过去,21世纪正在迎面来临。在此世纪之交,回顾广东省蚕业科学技术100年的进展,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20世纪广东的蚕丝业具有光辉的一页,它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国家建设积累和提供了大笔资金和外汇;同时,还为农村脱贫、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以及搞活农村经济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影响原生动物孢子生存的因子研究主要局限于一些经济上重要的陆地昆虫微孢子虫病原。过去的研究都集中在温湿度对孢子稳定性的影响方面。Kramer在其微孢子虫研究的综述中指出,孢子的生存力  相似文献   
3.
防微灵是以多菌灵为主剂加进增强粘附与促进内吸的辅剂组成的家蚕微粒子病治疗剂,将其喷施于桑树叶片上让其迅速内吸,在有效期间常规法采叶养蚕,蚕儿因不断食进含有防微灵的桑叶而使体内经常维持治疗浓度,故可有效地治疗生产条件下随时可能发生的食下微粒子孢子引起的微粒子病。本文报告防微灵对蚕的毒性试验结果。材料和方法一、材料防微灵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配制。供试蚕品种为“新九”、“7532”、“芙蓉”、“湘晖”、“研137”、“东43”、“2065”共7个品种及“新九×7532”正反交一代杂种。二、方法  相似文献   
4.
据报导,家蚕不同品种对下列各种蚕病的抵抗性是有差异的,核型多角体病(吕鸿声1964,荒武义信1973),细胞质型多角体病(有贺久雄1959,鲇沢千寻1961,鲇泽夫1961,黄君霆1974),微粒子病(三谷贤三郎1973)。我省地处亚热带,养蚕业历史悠久,保存着极其丰富的家蚕品种资源,在这些品种中,蕴藏着十分宝贵的抗病基因。为了做好  相似文献   
5.
生物试验结果和以Giemsa液染色感病蚕体组织涂片的现察结果表明,防微灵对家蚕微粒子孢子无体外灭活作用,亦无预防效果,对孢子进入蚕体后的发芽和入侵组织无影响,蚕体内孢子发育进入孢子形成期再连续给药也无治疗效果,防微灵治疗家蚕微粒子病的作用阶段是抑制繁殖体的分裂增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本省主要蚕区每到秋蚕季节,特别遇久旱无雨之时,蚕桑生产普遍受煤烟中毒为害,倒蚕剩桑,有的颗粒无收,损失十分严重。成为目前蚕桑生产上急待解决的新课题。煤烟中毒,日本六十年代已有所研究和报导,但行之有效的防除方法,至今仍未见提出,国内对此研究亦少。根据资料报导。使蚕儿发生煤烟中毒而死亡的主要成份是煤烟中的氟化物。为了探讨不同蚕品种对煤烟中毒抵抗性能的差异,为今后选拔和培育抗氟素中毒性能强的生产实用品种提供抗源基础材料。因此,我们于一九八一年间,  相似文献   
7.
一、几点基本的看法 蚕业现代化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大家都缺乏经验。但是,有一点必须肯定,就是我国养蚕业的现代化,必须是中国式的和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8.
若干家蚕品种对六种主要蚕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正> 抗病性首先是由品种的遗传性决定的。据研究证实,家蚕品种对各种蚕病的抵抗性是有差异的,不仅对NPV、CPV、FV和SFV等病毒病是这样,对白僵病、曲霉病、微粒子病等也如此。这种抗病差异性,说明家蚕不同品种中存在着各种抗病基因或感受基因,为家蚕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了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9.
据报导,家蚕不同品种对下列各种蚕病的抵抗性是有差异的,核型多角体病(吕鸿声1964,荒武义信1973),细胞质型多角体病(有贺久雄 1959,钻(氵尺)千寻1961,钻(氵尺)夫1961,黄君霆1974),微粒子病(三谷贤三郎1973).我省地处亚热带,养蚕业历史悠久,保存着极其丰富的家蚕品种资源,在这些品种中,蕴藏着十分宝贵的抗病基因,为了做好抗病育种的基础研究工作,从1978年开始,我们对本所保存的二化性和多化性品种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品种材料进行了几种主要蚕病的抗性测定试验,希望评选出一些抗病性能强的品种材料,供家蚕抗病育种选择亲本之用.现把已经进行的抗细胞核型多角体病,细胞质型多角体病、卒倒病以及微粒子病的测定试验结果简报如后.  相似文献   
10.
采用杂交、系统选育和添食氟化物等方法,育成耐氟新蚕品种R21、654,并组配双交原种(R21×伦荣、654×苏学5)及其一代杂交种21·伦×65·苏。经多批次室内试验、省品比鉴定、农村试养结果表明,该品种耐氟性强、茧丝质良好,虫蛹生命力和万蚕产茧量比对照种提高12.24%和10.03%,茧丝长和解舒丝长分别增加88.01米和204.27米,净度91.8分,小蚕能耐桑叶含氟量80ppm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